“母亲,我准备明天出发。”宋攸宁说道。“这么赶?”大太太有些惊讶的问道。这孩子一走,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再见。儿媳对儿子情深意重是好事,大太太有些不舍,心里更多的是感激。
“既然决定了,就还是早些去吧”宋攸宁说道,“下人捎回来的信说,相公又黑又瘦,象换了一个人,儿媳去了,起码相公累了回去的时候,能吃饱穿暖,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有人照顾着他。”
大太太闻言,心里十分感激。娶个好儿媳,真是几代人的福气。“还需要家里为你准备什么?你开口就是”,大太太十分真诚地问道,“有什么尽管说。我们能做到的。一定尽力做好。”护卫的人。大老爷已经帮着找好了。
“儿媳有一事相求”,宋攸宁郑重的说道,“儿媳走后元哥儿就拜托父亲母亲了。”
大太太听她这样说,表情严肃的说道,“你放心,元哥儿是我们唯一的孙子,我们会尽全力照顾好他的。”儿媳为了儿子,不顾危险,自己如果连亲孙子也照顾不好,还算是什么母亲?怎么对得起昀儿?还算什么祖母?
“母亲以后如果有了别的孙子,还请不要嫌弃元哥儿。”宋攸宁深施一礼说道,“母亲的大恩大德,儿媳铭记于心。”
大太太闻言,眼泪险些流了出来。这孩子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预备着自己回不来,而昀儿又有了新的妻子孩子,在担心元哥儿的将来。“你放心,我发誓,以后不管有几个孙子,元哥儿都是嫡长孙,没有人能越过他的位置去。”真有那么一天,只要自己还在,谁也不能委屈元哥儿。
“儿媳多谢母亲了。”送攸宁跪下道谢。
“你这孩子。快起来快起来!”大太太连忙扶起她说道,“照顾元哥儿,本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有生之年,不会忘记今天的承诺。元哥儿永远是我们这一房的嫡长孙、继承人”。
这时下人来报,大老爷回来了。大太太和宋攸宁连忙起身迎接。
大老爷进门,示意行李的送攸宁站起来。“无需多礼。”大老爷说道。
“父亲,刚才儿媳已经跟母亲说过了,我想明天就出发去海西。”宋攸宁对大老爷说道。
大老爷也有些意外。“临翰还小,不如等孩子一岁后再说?”大老爷说道。
“孩子有父亲,母亲照顾教养,身边又仆妇成群,无需儿媳多虑,儿媳想,还是早些去海西,兴许还能早点回来。”宋攸宁答道。
大老爷听她这样说,也不坚持,遂说道:“你既然决定了,就按你的意思办吧,有需要我和你母亲做的,无需客套,直说无妨。”
“儿媳只有一事相求,还请父亲恩准。”宋攸宁说道。
“但说无妨。”大老爷抬手示意他她说下去。这么好的儿媳,大老爷心里想,不管她说什么,只要自己能做得到,都一定会应下来。
“儿媳走后,临翰这孩子就拜托父亲母亲了。”宋攸宁歉意的说道。
大老爷没想到她说的是这件事,闻言就说道:“临翰是我纪府长房嫡长孙,我自会好好教养他,你放心便是。”
“儿媳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想到,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不能照顾孩子,把责任都推给父亲母亲,父亲母亲这个年纪,本应受我们的孝敬照拂,却还要替我们照看孩子,心里实是过意不去,对不起父亲母亲,还请父亲母亲原谅。”宋攸宁真诚的说道。
“无需抱歉。”大老爷言简意赅的说道。
大太太这时也说话了:“你这孩子,你们又不是故意不管孩子,说的什么抱歉。”照看孙子她心甘情愿,乐意之至,尤其孙子又这么可爱,谁不让她照看她要跟谁急。
“儿媳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还请父亲,母亲看在儿媳的份上,临翰以后如果淘气不听话还请父亲母亲严加管教,不要放弃他,儿媳在此谢过父亲母亲了。”宋攸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大老爷和大太太行了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