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去了知青点报道,临走时候国安娘让他们回家吃饭商量一下结婚的事情。
这个年代的婚礼都需要轰轰烈烈的,尤其又是一村之长,他们俩个闹了这么一出。
饭桌前国安的哥哥国强和嫂子被弟弟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实是震了一下。
“我说你怎么总往城里跑,还说是为了学生们买书本,简直就是个介口。”国安的嫂子一脸不屑的看着他们说到。
“嫂子!国安的书确实是定了,只不过现在缺货还需要等几天。”
嫂子瞪着这个冒失的丫头,“哪都有你,这个家还轮得到你说话,你进门了吗?”
“嫂子,话语权是平等的,在说我这也不算是插话,就是替国安解释一下,他一天村里那么多事情,回到家脑袋也想休个假。”
李桂芝在灶台前听着儿媳妇们的对话,扑哧一下子就笑了。
好家伙来了一个更厉害的,国强这个老大像来是个妻管严,老伴临走的时候把家里的地都给了老大,知道自己的大儿子窝囊肯定不能让他饿死。
但谁料想最后取回来个母老虎,无奈天天李桂芝都得看她脸子。
“来咯,吃饭吧,今天鸡正好下来两个蛋,我炒了个青菜。”
看着李桂芝从灶台那边出来,国强媳妇便斜着眼睛没有好气得说到。
“哎呦妈!平时你大儿子在地里干一天活你都不舍得给他炒一个鸡蛋,来这么个黄毛丫头你都不打听打听,是不是好人家得孩子就把鸡蛋都散出去了。”
国强在凳子地下怼着他媳妇。
“是不是好人家的孩子,那不能凭一张嘴说的算的,嫂子日后你还是看我表现吧!”
“好了,好了,来咱们这个地方知青都不容易,在城里都是家里的千金,马上就是我老国家的儿媳妇了,我炒两个鸡蛋也是应该的。”
“姑娘,你家那边对彩礼有没有什么讲究啊?”
李桂芝试探着问着英子。
阿姨,你叫我英子就行!我那就剩一个妈了,她身体不是很好要是结婚也过不来到时候我写封信就行了。
我和国安都是情投意合的,我也是个成年人了,只要国安对我好彩礼我没这么多讲究。
一听她不打算要财力,李桂芝松了一口气,毕竟是城里来的孩子。
国安听着英子的话,突然感觉这个女孩子跟他所接触的都不一样,她很勇敢做事果断,没被那些旧思想腐蚀,她很像爹年轻时的感觉。
“孩子,不瞒你说啊,就算是你要彩礼姨我也拿不出来多少!”
国安看着眼泪汪汪的娘把话抢了过去,“英子,我家的钱被我拿去用了,不怪我娘。”
“自己家的钱,拿出去救济村里的书堂,高考都取缔了还学什么劲?”嫂子接着话茬讽刺着。
“国安,我支持你。”
“姨,彩礼我不要的,您也不用为难,我跟国安是想好好过日子的。”
李桂芝自从老伴走了以后多久没听见过这个掏心窝子的话了,她用袖子摸着眼泪点着头。
“孩子,你放心你们结婚我肯定办的风风光光的,等日后条件上去了,我亲自登门去拜访你娘!”
国安带英子来到了自家的田头。
“谢谢你英子!”
“谢我什么?如果不是我你也不至于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