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祺第二天一大早就前往武学区域做早课,也许是因为才刚开学,武学区域空空****,只有几个同学零零散散的打着金刚功,其余的都是道协的老师们。
九月初天气开始转凉,凌晨六点不到,山间晨雾还未消散。宋韵祺挑了一个临近崖壁视野极佳的地方,登高远望,群山巍峨,云雾在山间穿梭、交融,像是大自然给画卷中的留白,轻而易举地画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宋韵祺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忽然听到悬崖下传来了一点声响,她向下望去,剑一个身着学校道袍校服的少年正在崖壁间一个突出来的平台上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拳。
宋韵祺:?
从哪下去的??
还没想明白,宋韵琪又见那人掌间似是有气流涌出,再一式,那团气流逐渐凝聚,就如将云雾团在手中,接着,他将那团云雾向前打出,周遭气息像是受了什么引导,纷纷向他目光所至之处蜂拥而去。
宋韵祺嘴巴微张,有些讶然,原来气还能这样运用!
她受到了启发,闭上眼感受着周遭气流,在体内运转起混元功,然后开始练太阴剑。
恍然间,宋韵祺看到了气中的五行元素,她不再强势的吞噬这些元素,而是引导着元素们汇集。
终于,元素们不再躲避着宋韵祺,而是向她周遭涌去,宋韵祺心念一动,将体内灵气转为阴气,慢慢融入清然剑。
清然剑收到这股阴气,竟是直接开始吸收,随后清然剑内涌出一股阳气,从剑柄缓缓流入宋韵祺体内。
一时间,宋韵祺体内形成了一个太极阴阳鱼,随着混元功的运转,这个阴阳鱼竟开始慢慢产出混沌之气。
宋韵祺并不知晓体内的变化,只觉得今日修炼异常顺畅,一招一式之间随处有气流转化,威力无比。
这时平台上的少年感受到气流的变化,有所察觉地抬头望向了山顶:见一个身着蓝白交领练功服的少女正在山崖之上迎着朝阳练剑,那剑通体散发着银白色的光晕,随着少女的抬手刺出,时不时还会发出剑鸣。
随着剑招变化,那少女周遭五行之力汇集,似是在她周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阴阳鱼,其中阴气与阳气相生相克,相融相交。
少年若有所思,又自顾自地比划起太极拳。
宋韵祺练完太阴剑法第一式便收了手,转头开始练金刚功。
只练太阴剑法第一式,是公孙颂的要求。
太阴剑法共九式,其中前三式乃起势,以吸收并激发阴气为主;中三式乃攻势,以运用阴气为主;末三式为收势,将阴气渐收涵养于体内。
但宋韵祺才刚开始修炼,纵然是至阴之体,体内阴气也不足以维持太阴剑法的运转,更何况往常师门允许修炼太阴剑都是在弟子达到筑基之后。
因此为避免宋韵祺阴气枯竭,导致气息混乱,公孙颂只允许她练习第一式,也只教了她这一式。
等金刚功练完,宋韵祺收势,顿时感觉自己身体畅快了许多,她呼出一口浊气,心情一片大好。
又看了看了一眼崖壁下的平台,那人刚好收势,也朝着宋韵祺看了一眼。
二人隔空对望,宋韵祺朝着他微笑着点点头,他也点头回应,两人就算打过招呼了。
宋韵祺收了剑便前往二食堂吃早饭,一边吃一边看今天的课程表。
正如李浩淼所言,今天轮到坤班上国学课,所以早上八点便要听文宛澹老师念叨。两节国学课之后便是历史课,由一个名叫张盛瑞的老师授课;下午只有两节道法课,由四师兄授课。
直到开始上国学课,宋韵祺才知道李浩淼的模仿天赋有多恐怖,她昨晚的模仿与今日文老师的神态动作简直一模一样,就连折扇的开合节奏都把握得很好。
历史课其实跟军训期间上的通识课内容差不多,区别在于通识课只是给同学们搭建一个框架,而张老师教的历史课则是在这个框架内引经据典填充说明。
这位张老师很是博学,各家说法都能头头是道的分析,为各位通识课成绩不佳的同学们解答了很多疑惑。
至于沈哲天的道法课嘛……还是一如既往的催眠,不少同学都在道法课上打起了瞌睡,小部分同学听着沈老师的念经打坐起来。
宋韵祺坐在人群之中,听到有同学小声交流:
“果然沈老师才是最厉害的,治好了我多年的失眠!”
“对对对,我也觉得,所以我今天特地录课了,准备晚上睡觉前听听。”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不听沈老师念经打坐都静不下心吗?”
宋韵琪嘴角一抽,其实自己也听不进去课,总觉得听师兄讲课时有一种催自己入定的魔力。
“其实师兄讲的内容都还挺有用的,就是语调太平缓了,根本听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