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想写话本(2 / 2)

四岁,正好是启蒙的时间。

钱翠花想将两个孩子送去读书。

“明儿个找王工匠谈好建造房子的事宜后,我们再问问村长有关于学堂的事情吧。”

听到学堂两个字,家里人都停下了吃饭的动作来,看着钱翠花。

“我想送两个孩子去学堂读书识字,你们要是有愿意去的,也可以跟着一起去。”

“真的吗?”李幼娘是两个孩子的亲娘,孩子能去学堂上学,她再开心不过了。

“大宝也可以去吗?”李幼娘小心翼翼的问。

她害怕婆婆还是和以前一样,重男轻女。

钱翠花给了她肯定的回答:“当然,大宝是我们郑家的长女,肯定要好好培养,给将来的弟弟妹妹做榜样。”

话刚说完,又觉得哪里不对,她问大宝:

“你想去学堂读书识字吗?会很辛苦的。”

如果孩子不愿意,就以后再说。毕竟才四岁,开心最重要。

“奶,我愿意的。”大宝眼里都是光,她是真的喜欢读书识字的。

“二宝呢?咱们家的长孙。”钱翠花笑问。

“奶,我也想去的,我以后想考秀才,就跟爷一样。”

真是志向高远,钱翠花笑着答应了。

“那你们可要好好学,不要辜负了自己,这书是为你们自己读的,可不是为了我们。”

“娘,那三宝呢,三宝可以去吗?”刘招娣着急替自己女儿争取一个上学的名额。

钱翠花看着正躺在刘招娣怀里睡的香甜的三宝,嘴角开始抽搐。

咱就是说,不要这么卷好不好,这孩子都还不会走呢,就指望他到时候上天去了。

“娘,招娣的意思是说,等三宝长大了,可不可以跟大宝二宝一样,去学堂读书。”郑泰替自己的妻子解释着。

“当然可以,以后大家都一视同仁,有什么说什么。”

“那我想去写话本。”

钱翠花刚说完,郑安就接上话,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一家人都不敢说话,不知道该怎么支持郑安这个爱好。

饭都吃不饱的年纪,谁还去看话本啊。

再说了,话本也不能用来谋生呀。

可是钱翠花却答应了。

“可以,如果你可以写出一本让我满意的话本来,我就答应你,给你认个师傅,专门写话本。”

古代人对写话本没有什么概念,可是她却是清楚的,就相当于现代写小说,供人消遣的同时,还能输出些有用的观念。

故而她是支持的,家里不缺钱,以后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没必要扼杀这孩子的兴趣。

郑安说完自己的愿望后,就没敢再抬头看钱翠花。

此时听见钱翠花同意后,猛地将头抬起来,不敢置信的看着她。

“真的吗,娘?”他想再一次确定一下。

“当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她钱翠花就算不是君子,也是个读了书的大学生,对于说出的话,绝不反悔。

“谢谢娘。”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郑安重重的给钱翠花磕了几个响头,看的她心都疼了。

“行了行了,你这是干嘛,我还没死,不用给我守孝。”

这次一家人都低声笑了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听到“死”字,就吓得下跪。

钱翠花很满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家人说完心里话,收拾好碗筷,洗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后,就回房睡觉了。

因着只有三间房,钱翠花不好分配,只能男女各睡一间房。

一夜过去了,天空渐白。

钱翠花和一家人都睡得很熟,没有起床。

“钱婶子,钱婶子。”

大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郑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