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周昌若定西称帝(1 / 2)

董陶陶这一觉竟睡了整整三天有余。

第四日午后,当董陶陶醒来,却见唐慕风并逍遥四子五人皆围在她床榻旁。董陶陶以为张重华将自己送回了魏国,却又见如今住的仍是帐篷,便知仍在边境。在异地得见亲近之人,董陶陶很高兴,喜得眉飞色舞,“你们怎么来了?”抬眼见张重华进来。

五人忙着又是奉茶水,又是奉点心,“盟主都睡了三日了,滴水未进,先吃些东西,容我们细细说来。”

原来,在董陶陶离开邺城半日后,冉闵便知道了。

于是,冉闵亲率六万魏军,自邺城出发,一路向呼延部落王城进发。

但,待他们赶到王城,看到的,只有一座破旧的城池。冉闵这才得知,原来,因为张重华的帮助,董陶陶已杀了呼延桓。呼延王城被毁,城中百姓便都逃往北边去了,也有南去定西的。

听流民说,张重华率军已回国。冉闵怕他劫持董陶陶,便一路向南奔凉去了。

话说,张重华不忍打扰董陶陶美梦,便让凉军自行回都复命,他则领了几百人在魏凉边境安营。想着,等董陶陶醒转后,便送她回邺城。

不想,张重华刚安顿下来,就被冉闵的军队包围起来。冉闵认得张重华,便问他董陶陶所在。张重华也存着自己的小心思,先是不欲告诉冉闵实话。冉闵生气的很,举了刀就要砍。张重华这才领了冉闵见董陶陶。

又闻听董陶陶怀有身孕,冉闵喜不自胜,抱着董陶陶的脸狠狠亲了一口。张重华见了,心里不是滋味,拂袖而去。刚出营帐便见一魏军探子回来,探子翻身下马,一路跌跌撞撞来到营帐。

张重华也就跟了进来。

“陛下,不好了,不好了。那周昌若在羌氐联军的拥护下,于定西称帝了。”

闻言,张重华心里咯噔一下,一股怒气袭来,暗暗攥了拳。而冉闵,则勃然大怒,“无耻贼人,何以又坏定西?”

定西,距此不过百里。先时,为凉国土,后因周昌若的破坏,被冉闵夺得,几经转手,如今竟成了无主之地。当年,司马澄不称帝,便是不忍百姓因政权迭代受苦,不惜以死相拒。但,他的死也只换了定西几年安定,如今,这里早已是城池破损,百姓流离。若他泉下有知,可会后悔?

张重华默然抬头看向冉闵,忽然想起他曾说过的话,“如今形势,当真,只是五胡造成的吗?”多年来,晋廷内部党阀纷争,奸佞当道,根本无暇北顾,就连曾经冉闵送与他们的城池都守护不了。

想到此处,张重华觉一阵剜心之痛。这定西,自己又守护得了吗?司马兄以死救自己一命,董陶陶被万人逼迫仍不惧,就是为了不让定西乱,为定西百姓守片刻之安。但,定西不止被自己丢了,还使得如今,城中无人,一片荒凉之景。

“将军欲攻打定西?”张重华始终不愿承认冉闵为帝的事实,他认得皇帝、天子,就只有晋廷那个。

冉闵听出张重华话里的意思,不由冷笑,起身在董陶陶榻前踱步,转头看向张重华,“是又如何?你还要与我抢?当年抢不过,如今就能抢过了?”最后一句几乎是怒吼出来,说完不免有些后悔,忙看一眼董陶陶,她竟仍睡得像猪一样。

“将军误会了。我是说,若将军攻打定西,我愿为前锋。”张重华说的认真,却换来冉闵轻蔑一笑,“我大魏还不至于让旁人帮手。”吩咐了唐慕风好生照看董陶陶,他便抬腿离开,刚出营帐,却见周菲儿冲上前,单膝跪地。

“陛下,攻打定西,臣,愿为先锋。”

冉闵用力咬着后槽牙,看着周菲儿红肿的眼,莫名一阵心软,差点就答应了。周昌若夫妻癫狂混蛋如此,竟还能生下这样通情达理的女儿,也不知他们上辈子积了什么德,“你留在此处,照顾皇后。”

“陛下,陛下……”

就在冉闵等拔营出兵不久,周菲儿便瞒着所有人追大部队去了。

董陶陶喝了口茶,用力拍着大腿,“可恶,可恶,菲儿怎摊上这样的父母,处处拖累她不说,还每每都要菲儿帮他们收拾烂摊子。”一面说,一面就下了榻,披了披风就走,却被夏侯凝之拦住,“盟主这是要哪儿?”

“自然是前往定西啊。”

“胡闹,你怀着身孕,怎还能上战场?”夏侯凝之生气,谢灵竹忙在一旁附和。董陶陶便呵呵笑着,抱了夏侯凝之的手臂,“我知道四叔最疼我了,我就是去看看。菲儿可是要与她父亲对战了,她定很难过,你们都不担心她吗?菲儿同我们经历过生死,是为生死之交,她如此难过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予理会?”

几个人竟觉得董陶陶说的有几分道理。就算是周菲儿可与她父亲对战,若遇见了母亲,她怎么受得了?待众人回过神来,董陶陶已翻身上马,驾马离开,几人忙着上马去追。

行了半日的魏军,在距离定西城三十里处,竟遭遇周昌若属下容丘率领的十万羌氐联军。

夕阳映照下,双方兵器上都镀了一层金光,坚硬冰冷。一望无际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四月天气,若在中土已是天渐暖,但在西北,尤其是暮夜近时,仍是冷的。双方将士单薄的衣衫似乎并不能遮挡这寒冷,皆冻得双手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