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桓及其他胡将还从未见过董陶陶用这一手。她那皮鞭耍的如风轮,快似闪电,风轮如一方盾牌,针飞不进,水泼不进。呼延桓的大刀无法砍进去,只能连连后退。正退着,忽见那风轮中冷光一闪,一根长枪飞出,刺向呼延桓。
这种打法,甚为新鲜,若不是生命攸关,呼延桓真想为董陶陶竖起大拇指。就在长枪即将刺向呼延桓时,只见他翻身下马,挂在马上,躲过一劫。董陶陶迅速收回长枪,转身,就见呼延桓的大刀劈来,急忙举枪抵挡。
董陶陶力气小,若拼力气,必拼不过呼延桓的。她方才举枪迎击他的大刀,已觉虎口发麻,有撕裂的疼。董陶陶一边躲避呼延桓的大刀,一面甩出金针,向后退去,为自己施展皮鞭赢得时机。
这时,冉闵在众人的陪伴下登上城楼观看,待看到董陶陶的时候,不由怒上眉梢,“怎么是她?她何时出城的?”
郭勇上前,果然看到董陶陶正跟那呼延桓打得火热,一拍大腿,“必是随周菲儿出征的,我就说,她身旁何时多了个小将,想不到竟是皇后。”一面说,一面急的络腮胡子乱颤,一把夺了士兵递来的长枪。
“陛下放心,我这就下城去,替皇后教训那胡贼。”说着就跑下了城楼。
“命她回城。”冉闵大喊。
此时的董陶陶,与呼延桓战的正酣,哪里肯回去?见郭勇来,喜得眉飞色舞,“助我。”两人围攻呼延桓。面对猛将郭勇,呼延桓打得吃力,急欲脱身。董陶陶看出他的心思,趁他与郭勇纠缠时,一鞭甩过去,那枪锋只差一寸,就刺中他咽喉。
呼延桓惊得一身冷汗,急急勒马后退。郭勇、董陶陶并排追过去,谁知,那呼延桓狡诈,竟突然杀了个回马枪,一刀劈在董陶陶肩头。虽董陶陶闪身够快,但那大刀还是削破了她的铠甲,削掉一片皮肉。
城上冉闵见状,一拳砸在城墙上,“可恶,敢动我陶陶。众将,随朕出征。”
瞬时,城门大开,众人急忙回头,见冉闵一身铠甲率众将出城。日光映在他那紫金马槊上,闪着金光,胡人将领刘显不由得提马上前,细细看了,果是冉闵,不由惊呼,脱口而出,“你,你不是已死了吗?”
双方将士后退至各处,冉闵上前,笑着,大喝,“胡贼都未死,你阿翁我,怎舍得死?”
董陶陶见呼延桓欲逃窜,急忙上前,甩鞭出去,长鞭差点就圈住呼延桓的脖子。这时,只见胡人中一支利箭飞来,直直飞向董陶陶。眼看着那飞箭就要刺中董陶陶,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冉闵提马上前,一马槊将那飞箭劈成了半截,大手一挥,将董陶陶护在身后,“回城,于城楼上,看朕,如何抗敌。”
董陶陶还欲争辩几句,但看冉闵面如锅底,便同周菲儿回城,命关城门,一路跑上城楼。
只见,冉闵将马槊举到空中,日光洒下来,映在他的紫金马槊上、玄铁铠甲上,均闪着金光。那通体金光,闪的众胡人睁不得眼。冉闵“呜”的一声将马槊压下,指向前,“杀!”提马奔向众胡。
登时,魏胡拼杀到一起,喊杀声震得四处鸟雀急急躲避,就连山头的鼠类,都逃遁地下,再不敢出来。
冉闵将马槊砸下,刘显举枪就挡。两厢相接,一声震耳欲聋的撞击声,震得战马心惊,长声嘶鸣。冉闵用力将马槊压下,刘显拼力举着,憋得满脸涨红。冉闵轻笑着,“老贼,速速认输,或可饶你性命。”
刘显冷哼一声,“小儿,你不要得意太早。”猛然一举,将冉闵的马槊掀出去,还未喘息,又见那马槊从旁刺来。刘显急忙向旁躲去,不想,冉闵的马槊又杀到,躲之不及,刘显只得重重挨了一下,只觉浑身骨架就要散了。心中暗想,石赵第一猛将,果然名不虚传。
战争持续了两个时辰,胡人死伤过半,血流成河。刘显又频频败于冉闵手下,在最后一次躲过冉闵的马槊时,低头见自己已是浑身是伤,急忙调转马头,“撤。”一马当先,跑了出去。
冉闵率众魏军骑马就追,其实,他还想要斩杀呼延桓。一来,这个匈奴狗朝秦暮楚,到处流窜,但,每次都与魏国为敌,二来,他是董陶陶的仇敌,董陶陶为柳姜报仇,不杀此贼决不罢休。
魏军自邺城一路追至襄国。
刘显于城下急命开城门,待他入了城,见石祗正在瓮城中迎接。
“刘将军,可杀了那奴仆?”
刘显一脸铁青,不理石祗,独自登上城楼,见不远处尘土飞扬,冉闵追来了。刘显害怕,急忙奔下城去,来至石祗前,一刀砍了那石祗的脑袋。众将见此,不由惊呼,刘显将石祗的人头拎起,“此贼无德无品,不配称王称帝,本将替天地行道义,杀此贼,以为襄国同魏国和平共处。”
随即,刘显命人将石祗首级送到城下,交给刚刚赶到的冉闵。
“魏国陛下,此次攻邺城,是此贼的指令。如今,我为了两国百姓,将此贼斩杀,还望陛下原谅刘某方才攻城之过……”
冉闵接受了石祗的首级,命人于路口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