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钱氏的劝解(1 / 2)

“在地里面,得进去看。”钱氏扒拉着高粱,让陈朝颜方便行走。

陈朝颜两步跨过去后,立刻就看到被压得倒伏的几丛高粱上,零星成片的血迹。

“就是在这里。”站在倒伏的高粱旁,钱氏指在有血的地方,“孙阿公回村告诉我们后,我们赶过来时,就看到她躺在这里。”

陈朝颜问道:“平躺着的?”

“是呀。”钱氏想起急匆匆赶过来时,看到陶阿婆仰面躺在这几丛高粱地里,**的胸膛被血淋淋地剖开,还塞着泥块和高粱秆的画面,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陈朝颜看向她。

钱氏逞强道:“就她死时那样,你要在当场,你也害怕。”

陈朝颜想象着她第一次看到尸体的画面,模棱两可道:“也许吧。”

钱氏看两眼她,哼道:“还也许呢,你见过死人吗?”

那还真见过不少,甚至昨日还亲手剖了陶阿婆的尸体。陈朝颜并没有要与她一较高下的打算,沉默着略过这个话题后,她朝四处看一眼,又走出高粱地。沿着高粱地走上一圈后,回来问道:“孙阿公是怎么发现不对劲的?”

陶阿婆家的这块高粱地并不大,也就一亩左右。

但架不住她这块地的周围也都种着高粱,因而望眼望去,四目就皆是高粱了。

陶阿婆的高粱地距离进村的路大概有七八丈。

如果不是意外或者是刻意,很难发现这里面藏着一具尸体。

钱氏领着她又走出高粱地,去到侧边的田坎上,指着某处踩踏说道:“孙阿公每天早上都喜欢到地里逛上一逛,那天早上,他逛到这里时,不小心跌了一跟头。他年纪大嘛,跌到这沟里后,好久才缓过来。缓过来后,撑身起来之时,就看到高粱地里好像躺了个人,他就扒开进去看了。”

陈朝颜默不作声地道了句真巧后,问道:“孙阿公身体没事吧?”

“没事,就是……”钱氏似乎没有料到她会问这个,怔了一会儿后,才忙着答道,“就是被吓到了,躺了差不多半个月,才慢慢好起来。”

陈朝颜看着她,“真没事?”

“真没有事。”钱氏想一想后,还是如实道,“就是村里好些人说,他那日摔倒,是我家婆子不甘被害,有意用鬼魂将他绊倒,好让人发现她的尸体。”

陈朝颜轻笑两声。

钱氏立刻道:“你别不相信,这样的事,在我们这样的村子里可没少发生。”

“我没有不相信。”陈朝颜说。与之相反,她虽然是法医,却也相信有些‘巧合’是用科学解释不了的。

就比如,那起有名的姐姐做梦,梦到弟弟被杀害的现场,最终警方抱着一试的态度,当真将凶手缉拿归案的案子。

压着别样的情绪,陈朝颜又看了几眼孙阿公摔倒的地方后,又走回高粱地,蹲到了有血迹的地方。

血迹的分布,跟姜大婶尸体现场的沙坑差不多。

也就是说,这里也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陈朝颜早上忘记看郑良带回去的泥,在测量完现场的血迹后,就势问在地沟边割猪草的钱氏道:“陶阿婆胸膛里塞的泥,是这高粱地里的吗?”

钱氏点头,“是呀,她胸膛里塞的泥,就是这地里的泥。你看,就那几根高粱,就是杀我这婆子的人拔的,胸膛里的泥,用的就是这几根高粱带出来的泥。”

陈朝颜顺她手指的方向,走过去看了片刻后,说道:“这里少的一根高粱,应该就是塞在陶阿婆胸膛里的那根了吧?”

“应该是吧。”钱氏不以为意地答道。

胸膛里的泥,用的是地里的泥。这一点,又跟姜大婶胸膛里的泥,就是尸体现场的泥石重叠了。

只是,姜大婶被抛尸在沙滩上好理解,那里是公开场合。但陶阿婆被抛尸在自己的地里,这块地又不是第一案发现场,那凶手是如何知道,这块地是陶阿婆的呢?

陈朝颜微拧着眉,问钱氏道:“陶阿婆出事后,你附近的高粱地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钱氏惊恐地迅速朝周围看去,“有什么不对劲?”

陈朝颜压着笑,“陶阿婆出事后,就没有人去检查自己的高粱地吗?”

钱氏往她身边挪了几步,“为、为什么要去检查?”

看来是没有检查了。

陈朝颜只好走向就近的一块高粱地,边检查边道:“陶阿婆不是在这里被杀死的。”

钱氏亦步亦趋地跟着她道:“你怎么知道。”

陈朝颜作势要打她,钱氏本能地退开两步,便伸手阻挡。陈朝颜笑道:“你看,我要打你,你都知道要抵抗。那陶阿婆在被杀时,会不会也要挣扎反抗?但那片高粱地里,并没有挣扎反抗的痕迹。”

钱氏脱口道:“你怎么知道没有挣扎反抗的痕迹?”

“孙阿公摔倒都有痕迹,但你在那片倒伏的高粱秆上,看到有什么蹬或者踢的痕迹了吗?”陈朝颜反问。

钱氏往自家高粱地看上两眼后,摇头道:“好像是没有。”

“这就对了嘛。”检查完跟前的高粱地,陈朝颜又朝另一边的高粱地走去。

钱氏猪草也不割了,跟着她一边东张西望,一边道:“你怀疑我家婆子是在别的高粱地里被杀后,再拖到我家地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