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原城,李子卿还是去赴了宴,虽说心里早就打定主意要收拾一大帮子人,但眼下还需要暂时安抚住他们,过年杀猪前还得给猪吃顿好的不是?李子卿也就没再继续摆脸色,而是跟着龚文信和一众官员一路去了城中最大的酒楼。
说起市容,原城比起原武那简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难民少,施粥铺子还多,百姓们看起来就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路过米店时顾怀还特意查看了一下米价,发现比原武附近县里要低得多。
等入了席,不仅是官员,连原城的豪绅们都来了,整个酒楼都被包了场,光是宴席就摆了四十多桌,众人推杯换盏,又请了些花魁来歌舞助兴,好不快活。
灌酒自然是没人敢灌的,有人上来敬酒,李子卿也就是拿起酒杯象征性的沾沾嘴唇,而对面那个则是一口闷了,整个酒楼充斥着快活的空气。
当然,在喝酒的间隙,对原城的官场进行一番了解,是李子卿必然会做的,只是靠过来的官员们都有些谨慎和守口如瓶,为了不暴露目的,李子卿也就只能不动声色的移开话题。
酒过三巡,李子卿自然是提前离场,去了龚文信已经安排好的宅子,不得不说钦差的排场就是大,无论走到河南道的哪儿,亲卫们的驻地伙食都是地方官府解决,而且还会给李子卿留着整个城里最好的宅子。
休息了一会儿,散去了酒意,李子卿背着手逛起了宅子,因为她...实在找不到事做了。
当初留下萧平,真的是李子卿做的最为正确的决定之一。
这个书生在开始接手锦衣卫的情报整理工作,以及计划的查漏补缺工作的时候展现出来的能力,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如果以前李子卿仅仅认为萧平是那种经国理政的人才的话,现在的萧平在李子卿心中已经是完人了。
哪怕是小事,也没有一点眼高手低的脾气,做事不仅慎密,而且还能准确的知道李子卿想把事情做到什么地步。
所以有他在后方收拾局面,李子卿才敢带着人走在前面。
原武是河南道的门户,也是李子卿在河南道做事情的第一步,这第一步有萧平看着,她很放心。
从原武过来,也经过了几个县,但李子卿实在是没有精力一个一个看过来,吩咐锦衣卫去查之后,她就一路直奔了原城,因为萧平也同意她的观点:要查地方贪腐,还是得从源头入手。
河南道不设节度使,也不设镇守使,所以每个地区的刺史就是最大的官,与京畿地区相邻的郑州,可想而知政治地位会有多重要,今天李子卿特意试探了好几次,可那个龚文信...却是一点破绽都没露。
不是个简单的官员。
但没关系,总有你们笑不出来的那天,李子卿站在花园旁边默默的想。
“情况如何了?”她突然开口,朝着身后一直沉默不言的顾怀问去。
“除去之前就在城里的一百一锦衣卫,殿下先派过来的两百锦衣卫已经拿到了一些东西,但还不够,”顾怀的脸色很平静,“要想定罪,绝对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