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面面相觑,以工代赈这个说法,他们当然是听过的,但殿下此时突然提出来,却是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原武算是近畿地区,连原武都成了这般情况,堆积了这么多难民,其他地方只会更加严重,怎么个以工代赈法?再说了...哪儿来的活儿做?
李子卿没有卖关子,大概是身份对比太过悬殊,说话的艺术没必要在这两个人身上搞,她直截了当的吩咐道:“本宫要建一条商道,从关内...到江南。”
三人齐齐一愣,随后大惊失色。
商道?从关内直接到江南?殿下是不是犯了癔症?她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出了关内,河道众多,丘陵遍布,建官道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有些时候还得穿过深山老林,更何况是能容纳数辆马车并行的商道?再说了,商道建起来得有人用吧?不然两三年就容易被野草淹没,年年都得派人修缮不说,江南道关内的商人...也没有这么多啊!
殿下怎么会想出来这么个馊主意?
“本宫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想建一条商道,确实很难。”李子卿摆了摆手,让三人坐下,瞧着桌子细细数来。
“第一点,人力财力,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本宫刚才说了,灾民不能让他们就这么干等着赈灾粮,找一些事情,既可以打消他们的不安,又可以做做建设,而且最重要的...劳动所得,和接受救济终究是不一样,本宫来河南道,不只是为了赈灾,更是为了...重建,灾民的心不能惰下来。”
没有等他们说话,李子卿继续道:“至于修建商道需要花的钱,本宫不会让你们出,甚至你们还能在这个过程里赚一点,不过手不要伸太长,本宫知道这件事情是一件很好捞钱的事,但要记住,锦衣卫...是盯着的。”
三家家主讪讪的笑了笑,原本的一些小心思**然无存。
就像李子卿说的,这事情实在是一件很方便捞钱的事。
自古搞基建,无非就是修路和水利,无一不是最好做手脚的事情,因为这两件事情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最终花了多少,还不是古代的包工头们说了算?至于工部的官员们...打点好了,他们满意还来不及,反正花的都是朝廷的钱,谁会和钱过不去?
三家当中也不是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情,当年起家就靠的这个。
可殿下都这么直白的说了...他们确实是有些心虚。
想动手脚,也得考虑一下锦衣卫,毕竟昨晚锦衣卫的英姿,还留在他们的脑海里。
看见三人都有些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李子卿继续说了下去:“第二点,商道建起来是做什么的,这一点可以直接告诉你们,从关内,到江南,以往做生意的行商,多半步履维艰,一路不光千山万水,更有盗匪歧路,做生意着实不容易,除了那些大家族,比如你们这样的,小一些的商人往往走不到关内就要折返,本宫...要改变这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