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处刑(1 / 2)

锦衣卫,顾怀拿起一份名单,来来回回的看了几遍。

作为顾怀亲手提拔起来的锦衣卫唯一百户,关子骞不仅是做事极其麻利高效,揣摩心思也是一把好手。

他小心开口:“指挥使大人...是觉得抓太快了?”

“确实太快了,”顾怀放下名单,“加上出京的锦衣卫,一共查到的人只有这么多,这很不可常理。”

他指着名单上的一个人:“比如这个,陈孟达,管理长安粮仓的小吏,户部管的粮食到了他手里转手就少了十二万两,这十二万两是怎么从仓库消失的?又去了哪儿?锦衣卫查不到,人...”

顾怀笑了笑:“以前一直觉得咬舌自尽是个很愚蠢很不切实际的事情,没想到锦衣卫牢房里能出现用栅栏把自己夹死的。”

关子骞不敢接话,这事没什么暗线,单纯就是看守牢房的人疏忽了。

“所以还有很多人藏在后面,现在抓的,只不过是浮在最上面的一批罢了,”顾怀揉了揉眉心,“虽然六十多个够交差了,但殿下想要的是干干净净明明白白。”

关子骞犹豫了一下:“指挥使大人,这...不太可能。”

确实不太可能,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赈灾粮银出京的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伸过手?

线索往往不是那么明显,怎么才能真的做到把每一个人都揪出来?

没可能的。

“就此结案,殿下不会同意。”

“可长安城已经查不下去了。”

“进度比我想的要快一些,贪腐的人...手收的很快,”顾怀站起身子,走到了门边看着外面,“只是一夜,除了之前掌握的证据,线索都断了,那些真正大手笔的人,都还藏在水sp;“指挥使大人打算怎么做?”

“记住,不是我打算怎么做,”顾怀回头看了关子骞一眼,“是殿下打算怎么做。”

“卑职记住了。”

“那就开始吧,”顾怀笑了笑,“殿下回了手书,李县侯让他长长记性就行了,但此事终究是要个有分量的人出来担责任才行,既让动不了李县侯,那就...”

“让陈国公来吓一吓那些幕后的人吧,等殿下从河南道回来,才是算账的时候。”

......

锦衣卫如今的行刑老师傅,当初刑部大堂的赵姥姥,提着个小箱子,带着他那不成器的儿子,正在菜市口的行刑台上抬头看着天色。

按照惯例,刑部行刑官一共三个人,地位最高的是姥姥,其次是大姨二姨,当初赵甲在刑部苦熬了二十年,才坐到了姥姥的位置,干了十年退休,又过了十年,赵甲又重新站在了东市的行刑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