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闲聊(1 / 2)

听完了手下那帮混账做的混账事,李易叹了口气,强撑着给侍女道了声谢,转身进屋坐着揉着眉心。

魏老三那货疯也就算了,怎么一向稳重的解景山也跟着闹了起来?

不过想想昨天自己那状态,看到个县令的目光都极冷,再看看睡了一天之后的现在,让侍女帮忙自己都会礼貌的道谢,李易想了想还是不准备去训斥什么。

大家的压力都太大了,骤然放松,心理上有些病态很正常,只要不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该别管的...还是少管。

跟那些出生边军的士卒不同,也跟那些生长在岷山的士卒不同,跟出身难民后来投军的亲卫更不同,成长在长安,进了禁军耳濡目染的李易,清楚的知道自己这次立下了多大的功劳。

这一场奔袭战,用改变了吐蕃大唐之间的局势来形容都不过分。

一个年轻将军,就带着五千个人,横跨草原在吐蕃圣地放了一把火,拔了十几个部落,大概率会逼得吐蕃撤兵,解了兰州之危,让失地凉州可以收复,这是多大的功劳?

毫不客气的说,让他现在游骑将军的品阶,再跳个三品,到从四品下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别小看这三品,有些武将,爬了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爬完这段距离。

而且大概率,自己会被封爵,按照殿下之前的说话,只要自己成功,朝廷需要一个典型,太后需要新的力量,自己会得到极大的宽容和支持。

而且有殿下在,自己也不用担心功劳被抢,诉求无门,这次的功劳,板上钉钉会落到自己头上。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确定了自己有功,而且险死还生,手下的兵撒撒泼怎么了?拿把刀顶着县令脖子又如何?等这件事情传遍西北,传到长安,徐杰难道敢找自己的麻烦?

去军营要粮食又如何?自己奉的是太后旨意,还奔袭成功了,只要没起哗变,自己怎么都有理。

就让那帮兵好好发泄一下吧。这一趟走得太累了。

略微放松了些心情,侍女送进来了吃食,李易慢慢的吃着,感受着这和草原行军肉干厚饼完全不同的口感,李易的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几口饭下肚,李易有了些精神,肌肉的酸痛仿佛也好了些,听着侍女回报县令醒了,正准备过来拜访,李易点了点头示意无碍。

被李易麾下的兵灌醉,睡了半晌还有些晕乎的徐杰推开了李易厢房的大门。

进了门,他犹豫了一下,拱手行礼:“见过李将军。”

出乎他的意料,李易居然起身还礼,没有拱手,而是正儿八经的右手握拳捶胸,微微低头:“徐县令。”

徐杰有些惊讶了,李易为何前倨而后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