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县令(2 / 2)

他回头看着聚得越来越多的骑士,断喝道:“全军聚拢,带上掉队同袍,继续行军!”

“他娘的,怎么会到了兰州?”

......

肃宁县是兰州边境上直面凉州的一个县,地处边缘,既荒凉又贫穷,再加上吐蕃人到了凉州,肃宁县的百姓跑的跑散的散,整个县城现在的百姓少得可怜,除了满大街都能看到的伤兵,就只剩下些被赶来前线对峙的府兵了。

整个县简直变成了军阵。

还好有了驻军,就有了生意,好些人还是留了下来,要么开饭馆要么开窑子,反正是满足了这些大头兵的需要,不然肃宁县令徐杰真的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如今的兰州边境算是前线,是战区,战区的县令自然是要军政一把抓的,可惜没什么壮丁让他抓训练成一只护卫队,不过徐杰也有个好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办完公事,下午就绕着县城巡逻一圈,既可以在外面解决吃食省点钱,又可以就近解决一些治安问题。

所谓治安问题,自然是那些兵痞和地方百姓的冲突了,一般都是些什么偷鸡摸狗引起的事情,或者不给嫖资,徐杰对这事处理的算是越来越驾轻就熟。

反正这事扯起来没个十天半个月折腾不清楚,自然是要得罪一边,而徐杰根本没怎么考虑,就想清楚了哪边能得罪哪边不能。

兵痞是不能得罪的,得罪一个就得罪一群,现在这帮人害怕打仗,没了顾忌,天知道能干出些什么事情来,所以徐杰往往是拉偏架,让百姓吃点亏,多少让那些大爷们别在肃宁县闹事。

从这方面来看,徐杰确实不是个什么好县令,爱民如子就不会让治下的百姓吃亏了,可他也没办法,当初科举成绩不算太好,朝中也没什么关系,分来了这么个地方,穷且没油水刮就算了,如今还成了前线,他能怎么办?

要真是秉公执法明察秋毫,把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大头兵送上刑场,这比百姓还多的大头兵们会不会冲击县衙把他抹了脖子?

做人要看得清形势,徐杰多少明白自己接下来的处境。

想办法别让事情闹大,靠着自己多少是个县令的名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凑合着过,把肃宁县的秩序多少维持维持。

吐蕃人万一打过来,那自己就跑,政绩难道有命重要?如今在县里,一个校尉说话都快比他县令管用了,这里他娘的是前线是战区,自己一个县令留下来管屁用。

再说吐蕃人的性子大唐人又不是不知道,动辄就屠城,小小的肃宁县,要是大军都败了,自己还坚决反抗,到时候会不会给吐蕃人直接砍死拉倒?

反正老婆孩子是送走了,自己要不是担心事后被追责,也早就跑了,自己家里虽说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但好歹也是地方富户,这狗屁县令不当了回家著书收租也行。

不过...要是兰州守下来了,这事可就不一样了。

自己是什么?是在前线顶着生命危险为大唐做事的地方官啊!到时候履历上得添上多光辉的一笔?别的不说,和那些跑了的县令比起来,自己以后上升的途径是不是得拓一拓?

能不死自然是不死最好,所以千万别老实呆在县衙,也别老实的想着训练守卫队,保护肃宁县,等到吐蕃人来,该跑就跑,吐蕃人不来,自己就他娘的赌赢了。

这就是徐杰为什么会每天过了正午就会除了县衙满县城乱窜还骑着马的原因,因为好跑啊!

公文就那么点,全是狗屁倒灶的兵民矛盾,反正百姓们多半到了最后都会忍着,自己就别呆在县衙当个牌坊了。

等到吐蕃人一来,骑马就跑,谁能追上?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