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眼睛猛然睁开,看着一向有主意的李子卿,眼神闪动:“讲来。”
“祖母心忧,无非是二哥到了兰州,有可能会生出些事端,而长安查贪腐,也会影响朝堂稳定会接下来的赈灾,那么祖母有没有想过,其实这两件事情...都很好解决呢。”
太后一下坐直了:“你有办法?”
“算算时间,草原上的消息应该半个月左右就会传回来了,”李子卿看向西边,“明珠对李易...还是有些信心的,草原战事,定然不会让祖母失望,到时候吐蕃收到消息,主动撤兵,二哥说不定还在路上,到了兰州,既离开了朝堂中心,又没办法碰到兵权,凉州收复的政绩...还是祖母的。”
“若是失败了?”
“也无妨,二哥和议和使团一同出发,这一去就是月余,这些时间,足够祖母把朝堂和百姓的注意力吸引到其他地方了。”
李子卿认真起来:“议和一事,本就是拖延时间,既是让兰州天雷库存足够,也是麻痹吐蕃,如今祖母不同意吐蕃的议和条件,使团再去凉州,朝野上下都不会有什么声音,而这些时间足够兰州存起大批天雷了,无论怎么看,这都是好事。”
“攘外必先安内,吐蕃已定,祖母更应该关心的...还是赈灾贪腐案。”
太后闭上眼睛微微点头,显然是认可了这个说法。
草原战局直接决定了二皇子能够拿到什么,而议和这件事情在有了天雷后就变成了拖延时间,这也是二皇子连文想不通太后态度突变的原因,吐蕃人就更想不到了,所以西北战事...无论怎么看都是大唐稳住了。
但赈灾贪腐案和河南道灾情就不一样了,这事闹大了,就算挖掉烂疮,大唐也要狠狠的痛上些时间。
“是时候了,”李子卿添柴加火,“卢...中书现在还没走到崖州,也是时候该回来了。”
太后睁开双眼,目光如电,死死的盯着李子卿。
李子卿佯装惊恐,微微低下了头:“贪腐的官员落马,朝堂就会多出些位置,配合草原战事的消息,太后祖母的权势将会达到...顶峰,到时候卢中书能回来,朝堂也会空出很多位置,祖母若是有心,提拔官员,收拢人心,正在...此时。”
太后看不见的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所以此案,不仅要查,还要查个彻彻底底,再让一个极有分量之人主导河南道赈灾一事,既给了百姓交代,又可消灾情隐患,还可整顿朝堂,堪称一举三得,这种时候,雷霆手段才是上佳,祖母...万不可犹豫了。”
太后的眼神有些幽深:“那明珠觉得,该派谁去?”
李子卿的头埋的更深了一些:“既然二哥去了西北,那么查证贪腐地方赈灾这种大事,也应由皇族出面,祖母高居庙堂,统筹天下,不可亲动,那在东宫的大哥...也许最为适合?”
御书房一下子静了下来,说完话的李子卿没有动作,太后静静的看着她没有开口,岑遂在一旁紧张的吞了口唾沫。
就这么看了许久许久,太后收回眼神,语气极淡:
“拟旨。”
岑遂一个哆嗦,连忙上前两步走到书案旁。
“着二皇子李建成出长安坐镇兰州,统筹前线战事与议和事宜。”
“着长公主李明珠携东厂查证赈灾贪腐一案,待结案后,出京巡视河南道,主持...河南赈灾!”
岑遂手下的笔顿了顿,御书房外的冬雷,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