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宫主殿。
四周装饰得华丽、庄严,几排台阶上是王位主座金雕麒麟椅,两排白色大理石圆柱矗立于两侧,显得格外的震慑力十足。
殿内鸦雀无声,众大臣朝向主座毕恭毕敬地站立着,一动不动。
六级灵力者路鸿竹作为头号大臣站在离王位最近的位置。
另一六级灵力者——太子南宫铭炀从主殿一侧走出,由侍者扶着,端坐上主座金雕麒麟椅,神情庄重而恭从。
南宫铭炀面容俊秀,身形修长,此刻身着白底金纹刺绣长袍,那精致的纹绣在阳光的映照下金光夺目,穿在太子这颀长的身上更显挺拔。
他落座后,身着盛装的四级灵力者王后才出场,她头戴金凤冠,身着金丝外衫,点饰以朱唇,细步端坐到太子身后的凤椅上。
虽然王后眼边已能看出风霜,但风韵依然,颇有几分女皇的架势。
“今日,是我们启元大陆十六年来最大的一次盛典,太子殿下已成年,特举行加冠大典!”
众大臣闻后,纷纷鞠躬行礼,“太子殿下金安!”
南宫铭炀正色,挥袖,“众卿免礼,路大人是本王的太傅,请上座。”
听闻自己的名字,路鸿竹笑了笑。
他身着朝服,虽已经上了年纪,却仍目光矍铄,一身气势不减当年,不怒自威。
路鸿竹缓缓走上台阶,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几乎与太子齐平的位置上!
见众臣立刻臣服叩拜,他神态威严,义正言辞地宣布道,“冠礼之后,太子殿下将正式接管启元大陆所有政事。”
殿下,五级灵力者慕容将军慕容拓听到此言面无表情,脸部紧绷着。
“前段时日掌管灵力二军的韩将军不幸过世,在未查明韩将军真正死因之前,为防兵权落入有心人手中,灵力二军暂时由本将军掌管。”路鸿竹说得大义凛然,仿佛这事落在他头上,让他还徒增许多烦扰般。
一众大臣见此状,自然是见风使舵,纷纷附和。
“路大人身为两朝元老,又身兼太子太傅一职,对启元大陆的忠心日月可鉴,这兵权自是由路大人掌管最为合理。”
“臣附议。”
“臣附议。”
因时局形势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路鸿竹派大臣占了大殿的一多半,只有少数在慕容拓周围的还站着。
慕容拓冷眼看向路鸿竹,遂而开口,“臣有异议,自十六年前号令三军的灵力石失踪后,先王下令在找回灵力石前,军权三分,以免产生祸乱,如今若将灵力二军的军权交由路大人掌控,岂不是有违先王遗愿?”
顿时,因他这话,殿内众人皆争执不休。
王后见状,立刻沉声开口,“先王下令三分军权也是为防军权落入有心人之手祸乱朝政,但路大人这么多年的忠贞勤恳众卿都看在眼里,自是不用怀疑。”
太子南宫铭炀则是攥了攥拳,却只能露出恭敬的神色来,“是啊!母后说的是,太傅忠肝义胆,本王也相信太傅,不过慕容将军乃是朝中重臣,慕容将军有何想法?说来本王听听看。”
慕容拓瞥了眼上座的路鸿竹,满眼不服,“臣以为,太子殿下既已及冠,自然是太子殿下亲自掌管最为稳妥。”
他这话一出,自是有支持的大臣附议,但反对的声音也立刻而至。
“太子殿下初掌国事已经十分劳心劳神,怕是没有心力兼顾军权,且灵力石未能归位之前,太子并非正式登基,这军权还是由路大人掌管最为妥当,毕竟路大人这么多年为我启元鞠躬尽瘁,大家也都有目共睹。”
“太子殿下如今将掌国事,臣以为这事还是应由太子殿下做主,我们为臣的应该尊重殿下的决定,路大人您说呢?”
见此争执,路鸿竹不紧不慢的起身,微微俯身叩拜,“慕容大人说的是,太子如今已经成年,臣也觉得应该尊重殿下的决定!”
话音刚落,他就意味深长地看了太子一眼。
南宫铭炀接收到路鸿竹的眼神,又看了看慕容拓,一时有些难以开口,脸色有些难看。
“此事……容后再议吧。”
路鸿竹听到此话,满意的勾了下唇角,继续宣布,“先行冠礼。”
众臣起身,路鸿竹则是退到台阶下左边为首的位置,向一旁一脸谄媚笑容的司仪微微颔首。
主持的臣官走到台阶中央,分别向左右两边微微抬手。
一时主殿里乐声响起,乐声庄严肃穆,众人正色以待,司仪大臣道,“启元五百六十八年惊蛰,王太子铭炀,礼仪端庄、聪明好学、正直无私,是年奉先祖之命,行加冠之礼。”
语毕,四名宫人分别手持金盆白布与三个白玉托盘来到台阶之下,三个托盘上分别放置着麻布缁布冠、白色鹿皮军帽和爵弁。
“请灵力军统领、太傅路大人为太子行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