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昨天大家看到那丫头家里面多了一个人,而且有人看到那个妇人给孩子喂奶,有人八卦就去问了村长,村长才说了这件事的。
大家不然都还被蒙在鼓里,所以守孝三年的就属于是那小贱人,对于三房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难道是因为这件事还捞了这么大的便宜?早早的就被分出去了,过的是无忧无虑,连老两口的后世等等都不用再操办,这让大房,二房,两房的人气愤不已。
当初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成全了别人,却苦了自己,说的就是他们,气的一晚上没睡,在想着如何才能跟三房又搭上关系。
虽然现在还是哥哥,弟弟的关系,但是三凡跟这两个哥哥有多生疏,全村人都知道,就连三岁孩子都知道,赵老爷子对三房是不一样的,一直偏袒着大儿子和二儿子,对三儿子是一直看不上的,若非三房有一个识文断字,有墨水的儿子,怕早就已经被践踏到泥土里去了。
然而,就算是这样,有个那么有出息的儿子,三房还不是一直被践踏着,一直被当成出气筒,当牛羊一样,天天在地里坐着,牲口一样的活?
最重要的是,现在三防搭上了那财主,跟那丫头说上亲了,那以后那丫头所赚的所有的银子都是三房的,想想那丫头出一次手,至少都是几百两银子。
还是以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几百两算是多的了,结果现在听说昨天来了一对夫妇看病,给的银两更多,说有几万两呢?
这可是顶农村家里几年的收入了?怕是普通人家一辈子都攒不到一万两银子吧!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赵家老宅的人都坐不住了,纷纷去打听这件事情。
真的落实下来的时候,两房就赶紧回去找老爷子去了,昨天夜里在堂屋里商讨了半天,属于最恼怒最后悔的就属于赵老爷子了。
毕竟当初分家的时候说的清清楚楚,三房以后分出去了,那是对老两口不用尽善养义务,毕竟家都分了,那些田地都分得一清二楚,还有签字还按了手印的,村里那么多人都见证了老爷子不可能又反悔,那成了什么人了?
他自认为自己家里是书香门第,三个孙子都去学堂读书,这件事在村里,他是非常有脸的,但是让他做出尔反尔的事,他这老脸也拉不下来,所以一家人讨论了一晚上,却也没讨论出个123来。
那丫头昨天那么激烈的举动,都是因为那小子,或是一个小病秧子,却值得那天仙般的女子如此倾心,不得不说,大房,二房都后悔了,那时候怎么没让自己的儿子去跟那丫头多接触接触?
说不准这时候享这个福的就是他们了,不过千说万说,千想万想,现在不过是徒劳而已,一个个抓耳挠腮,这事儿肯定能成过,不久可能会定亲甚至成亲。
那丫头现在不只是村里这些人的羡慕的对象,还是神医的存在,一出手就能赚那么多银两,这丫头就这么厉害了,以后三房都不用担心用钱的问题,反倒是他们一天为生计奔波。
段时间因为两个孩子要去考试了,家里钱拿不出来那么多,两兄弟都去镇上找活干了,活当然是找到了,不然的话,这段时间三房是不可能这么安静的。
但是去镇上每天来回走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以后才能回来,一天就挣个25文,而且一天累的跟落水狗一样,回来以后衣服都是汗湿的。
哪里像老三一样啊?听说老三现在可神了,就在后山里管一下那些人干活等于是指挥呗!这可羡慕死两兄弟了,羡慕得眼睛都快红了,之前就跟老爷子说过,让老爷子去说说老三把他们夫妻几个都弄到后山里去,好歹这里银两比镇上的多,而且也没那么辛苦。
而且好处多多,吃的虽然不供,但说是每天都有茶水喝,这茶叶在乡下就是个金贵的东西,谁家里能买得起茶叶呀?基本上来了客人,都是拿一碗凉白开就完事。
有钱的人家就是买一点白糖给客人冲一碗,这白糖都是金贵的玩意儿,只有那些富贵的人家才舍得买给孩子当零嘴喝,没想到那丫头那么大方,竟然,那么舍得每天早晚都有那个茶水喝,女人的话也有糖水,还会时不时的买一些糕点,水果之类的给大家吃。
这可是见证了的,很多村民去干活以后,拿回来那些吃食可羡慕死没有去干活的那些人了,不过他们也是想去求那丫头的,毕竟村里人嘛,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找外地的外村的,还不如找自己村里的。
但是那丫头几乎每家就只要一个,其余的都是外村来的,这就引起了大家的很多争议,毕竟那钱那么容易赚,谁不想赚呀?现在田地里也没什么重活,家里婆娘或者是老人随便弄一下就可以了。
这后山的工程一时半会也弄不完,那一两个月总要弄吧,那完工以后得赚老鼻子钱了,大家可想赚这个赢钱,也有人曾去院门口说过这事,不过都说没有见到那丫头。
后面那丫头家里面来了那两个公子哥,那更加进不去了,刚到门口,这些村民就被那些侍卫给拦了回来,若是还敢上前直接拔刀,谁不怕呀?
而且后面知道其中一个是三皇子,那谁还敢造次啊?那丫头之前竟然还是三皇子妃,那人家一句话的事,分分钟让你脑袋开花。
所以现在那丫头院门外才会那么安静,不然的话早就已经闹翻了,可能后山进展都不会有那么快,所以这才是让大房二房最头疼的问题,现在是连那丫头的面都见不着啊!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反正白天他们不在,或者在的时候外面都会有几个侍卫在外面守着,那一个个高大威猛,手中还拿着个长剑,吓都吓死个人了。
大家都不敢上前,不过除了他们赵家之外,大家基本上都有一个人去后山帮忙干活的,除了那些品德不好,爱偷奸耍滑,做事圆滑的人,没被安排进去,那些人家自然也是去吵闹过,到村长家里去闹过,但村长说了,人家只要那样干活,稳妥的人,你能有什么办法?
谁让自己平时就没有一点信赖?做事没规没矩,经常偷奸耍滑的,就算是他们肯定也不想要这样的人来给自己干活呀。
此刻吃了午饭,一家子就坐在堂屋里面搭拉着个脑袋,想着对策老太婆已经坐不住了,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不可遏的说道。
“老三这不孝子,老娘是算是白生养他了,辛辛苦苦把他拉扯这么大,分出去了,真是不回来,是真不回来呀,一次都不回来看我这老母亲眼里没有他爹娘,之前李政村长虽然是那么说的,但脚长在他身上,现在是分出去了,所以翅膀硬了,傍上了那丫头,觉得自己就高人一等了,连爹娘都可以忽视,真是大不孝子,看我怎么收拾他?”
老婆子气得气喘吁吁的,怒不可遏的起身就要往外走去,却被旁边的老爷子怒喝住,只得退了回来,对于老爷子全家的人都是很敬畏的,老爷子说一大家就不敢说,二倒是安安静静的,没敢说话,赵老爷子看了一眼屋子里的的人,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你还想去丢什么人,当初是怎么分家的?你又出了多少力?你以为村里面的人都是眼瞎呀?现在那丫头后山有多少村里的人在帮忙?你要敢出去闹啊,村里面的人那个唾沫都能把你淹死,还想去说理?你想说什么理去,当初分家的时候说的好好的,那些田地分了那么一点点给老三,你以为他心里没有怨恨,为什么他没有二话就签了那份协议?那不是对咱们老两口失望透顶,当初是因为他坚决要把那孩子收养,所以我才放手的。”
“若不是他非要坚持收养那个孩子,你以为我会放手吗?但是你以为是老三家不收养那个孩子吗?是那丫头心善,所以把那孩子接手过去了,这都是我去问了村长以后才知道的。老商家能够遇到这么懂事的丫头,算他有福气,现在你们该想的不是怎么去闹?而是想着怎么兄友弟攻,好好的去认个错,好好的去赔个不是,还有你们几个想想这几年是怎么对待老三的?还想老三低声下气的回来跟你们说话?想屁吃呢是吧?那孩子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这些年大家眼里都看得出来,我偏袒着你们兄弟二人,这才会凉了老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