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料到,最终老皇帝选择的继位人竟然是一个年幼的……皇太曾孙……
当然,如今该喊人家皇帝陛下了。
接下来,群臣们再次被一一道诏书震惊了。
这次的诏书是封楚亲王赵景逸为大黎的摄政王的。
这就让很多大臣们都看不懂了。
按理说,四王之乱之后,大黎最合适做皇帝的人也就是楚亲王殿下了,为何偏偏越过楚亲王殿下,将一个黄口小儿推到皇位上呢?
尤其是那些一早就站队赵景逸的大臣们,很是为赵景逸不平。
摄政王在小皇帝年幼时权利无边,可小皇帝总归是要长大的。
这小皇帝长大了就要亲政了。
小皇帝亲政了,这摄政王还能当的下去吗?
不管群臣们心里怎么想,眼下事已成定局,小皇帝被老皇帝亲自扶上皇位,且摄政王十分愿意辅佐,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只有极少一部分眼光独到的人,一早就看出了摄政王没有登基的打算,只是一心为未来的新帝铺路。
只是能想到小皇帝身上的人极少极少。
毕竟,就在今日之前,群臣们眼里,小皇帝还是个脑子都不怎么清楚的黄毛小儿呢。
加上背后也没什么靠得住的势力。
他外祖家虽是清流世家,可越是清流世家,越是不会强行推一个脑子都不怎么样的皇家子弟争那个位置。
就不说老皇帝的儿子那么多,造反的打下去了后,还有十几个呢。
因此,皇太曾孙登基为帝,能不让他们震惊么?
当然,某些人心里打的算盘也彻底崩盘了,不免懊恼的要死要活的……
有了赵景逸提前布局,小皇帝登基总算是顺顺利利的度过了。
接下来,小皇帝也适应良好。
毕竟年纪还是小了些,加上他外祖那边的臣工们都十分信任支持摄政王摄政,小皇帝这个皇帝当的可是轻松。
接连十几日的上朝,竟然还长胖了些。
老皇帝这边,退位了后就被太皇老太后带到了摄政王府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去了。
虽被朝堂上的老大臣们上奏说不合规矩,也被太皇老太后亲自给驳斥了。
老皇帝和小皇帝辈分隔的太多,留在宫里生活,称呼都麻烦。
让如今的太后娘娘母子如何自处?
不如搬出去宫去,她也能更好的照顾老皇帝。
如此这般,朝堂上的那些老大臣们也不敢再多嘴规矩不规矩的了。
太皇老太后带着老皇帝去了摄政王府后,只让下人们称呼他们老太爷和老夫人。
木锦觉得,老人家开心就好,也不在意这些称呼的问题。
老皇帝年老年老吧,身子骨虽是一波三折,却还是幸运的。
到了摄政王府后,彻底告别了帝皇的身份,做了个老太爷,竟然整个人精神越发好了起来了。
身子骨也越发好了。
连御医们都说,这人卸掉了身上的重担,身心轻松后就是有可能会这样。
赵景逸作为摄政王,每日越发的忙碌了。
但,忙碌也是高兴的。
每日下朝回来后,有娇妻可抱,有老父老母和喊,人生已是无憾。
两人成婚八月之后,木锦有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