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问完后,三双眼睛还是忍不住的往墙上挂着的成衣瞧。
木锦知道她们是真心喜欢二妹妹制作的成衣。
别说是这小镇子上的女子了,就是她,上辈子见过那么多世面,也很喜欢二妹妹制作的成衣啊。
眼眸微转,木锦就笑着道:“不过这冬日的衣衫虽贵了些,可冬日的衣衫经穿啊!再说了,已是腊月了,也要过年了,买一件冬衣成衣新年穿也好啊。”
木锦这话一出,那位小妇人的眼里都流露出纠结的神色来。
木锦瞧着心中一动。
瞧三人那神情,说不得还真的有可能会买的。
就算今日不买,后面也有可能会来买吧。
便继续道:“三位小娘子请看,就说那几件比甲吧,刺绣和针脚都没的说!我敢打包票,就算去县里的成衣铺子也找不到这样好的成衣了!
而这比甲虽是冬衣,但你们看,就算是深秋和早春也是好穿的啊!买一件不会亏的!”
顿了顿,又打量了三位小妇人一眼,夸赞道:“瞧三位小娘子长得多好看呐!
我听教书的先生说,女为知己者容,若是三位小娘子买了好看的衣衫穿,诸位的相公看着也觉得好啊……”
别的还好,真正打动她们的便是木锦最后一句。
她们嫁的夫家在镇子上都是不错的,家道殷实,她们也很在意她们的夫君。
只是,三人还是觉得太贵了。
木锦见她们凑在一起细声细语的商量去了,也不打扰她们,还贴心的走远了点,让她们好好商量。
而木莹那边,此时已经有了结果。
那位中年妇人买下来了她女儿看中的两套成衣。
水红色的是比甲,是织锦的,价格不便宜,要四两六百文银子一套。
鹅黄色的是缎面的冬衣,外穿的,五两银子整。
这个价格对中年妇人来说不算贵,相反她觉得很划算,比她每年去县里成衣铺子为女儿置办过年新衣的价格差不多。
可往年在县里成衣铺子里买的过年新衣就光刺绣就不如良多了。
但该压价还是要压价的。
木锦教过木莹讨价还价。
一开始咬死了成衣不挣钱还费人工。
压价压的狠了,木莹便咬着牙说最多只能便宜一百文钱。
又是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两套成衣各便宜了两百文钱。
那中年妇人原本只想买那套她最喜欢的秋香色冬衣的。
木莹也不劝她也带走那套梨花白的冬衣,只说了一句,“梨花白衬的夫人脸白也粉嫩呢。”
加上她家闺女在一旁帮腔,中年妇人就在犹豫了。
见她犹豫,木莹又笑着说了一句,“像夫人您这个年纪的成衣样式并不多,要是喜欢就买回去穿吧。我怕过几日您这个年纪的成衣都被客人买走了。”
这话真正让中年妇人下定了决心,将两套成衣都买了下来。
中年妇人看中的秋香色冬衣和梨花白的冬衣都是五两银子整的。
木莹也不等她还价,便直接和小姑娘的冬衣一样,每套给她便宜了二百文钱。
中年妇人先是付了定金,说是出来闲逛没带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