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延熹这么一说,段老头愣了片刻。
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出去了。
这个女娃子,鬼机灵的很,她的这股机灵劲儿,就是他当年最得意的门生也比不上。
人在精而不在多。
可不是,有能力的一个能顶十个,没有那本事的,来再多也不过是手忙脚乱。
今天这‘招聘会’大部分人都因不知水深水浅而持观望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仍能不畏手畏脚,愿意前来一试之人,要么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心,要么便是胆大果敢,不管是占了哪一样,都是难得的人才。
如此看来,相比来说,或许以后的‘招聘会’反倒不如这第一届来得容易了。
十二份报名单中,有八个是读过书的,四个是连大字都不认识的。
笔试的日子就定在了三天后。
李延熹把卫庄叫到书房,命他亲自去这十二个人家中,挨家通知。
卫庄只稍作考虑便明白了李延熹的用意。
这种原本随便派一个小喽啰都可以的事,李延熹却刻意叫他亲自去,那为的肯定不只是送消息,而是要让他去看。
卫庄也果然不负李延熹的期望,回来复命的时候,那十二人的家中情况、人员构成、家庭条件等等,事无巨细,摸了个透彻。
很快,笔试的日子到了。
由于人不多,所以笔试的场所就设立在了郡衙的公堂内。
齐齐整整,前后摆放了十二张桌椅,每张桌子上都准备好了笔墨。
读过书的八个人按照差官的指引板板整整的在自己的位置落座,只是大字不识的那几个人着实有些懵。
他们又不认字,这所谓的笔试对他们来说也太不公平了。
主考官是段学礼段老头儿,他掐着考试时间,手中捧着个香炉走上了主位。
堂下考生见主考官来了,立马起身抱拳行礼。
段学礼扫了一眼堂下众人。
“怎么才十一个?”
身边衙役禀道:“有一个不识字的,一听说还要参加笔试,当时就发起脾气,说什么压根就不想让他选上,就别说那些人人都有机会的话。”
段学礼了然,点了点头看向堂下众人。
“你们当中可也有与他同样想法之人?”
堂下有人摇头,有人默默看着段学礼不吱声。
停了一会儿,段学礼才继续道。
“既然没人再有异议,那咱们便开始今日的测试。”
“考场规则,不得讲话,不得随意走动,不得抄袭……收卷后需要各位签字画押,以保证你所写下的每一个字皆是真实的。”
说罢,冲着边上一摆手。
两个端着托盘的衙役立马上前,将托盘中整齐叠放的试卷一张一张分发给余下的十一人。
当那三个不识字的拿到试卷时,均是发出一声惊疑。
意识到不应该发出声音,又赶忙捂住自己的嘴。
再仔细看向考卷,确实没看错,上面竟然是一幅十分复杂的画,又是点又是线又是圈的,看得人脑袋发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