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生修来的福分(1 / 2)

李延熹点了点头表示称赞。

“分析的挺好,但是……”

说到‘但是’,李延熹原本淡淡的神色瞬间暗了几分。

卫庄立马又弯了弯腰,洗耳恭听。

“这不是命案,需要急于控制现场以免凶手逃离,既然你已经分析出了大致情况,在明知只是普通的打架之后,为何还要不论对错,将所有人一并带走?”

面对李延熹的质问,卫庄面不改色。

“回大人,这是多年来郡衙的规矩。”

“规矩?规矩都是人定的,那敢问卫捕头,制定这条规矩的是谁?可是当今圣上?”

“是……”刚要回答,卫庄才想起来,这规矩是当年陈嗔传达,说是老郡守定的。

这种话别人或许会相信一二,但是他卫庄却自始至终都知道,老郡守不过就是陈嗔的一个幌子。

还是老实回道:“是陈嗔。”

如今陈嗔已然人头落地,又是李延熹亲自监斩,那他当年留下的规矩,李延熹自然也不会留着。

此刻的卫庄才突然意识到,李延熹若是对陈嗔留下的规矩不满,原本完全可以等这件事结束,回去郡衙直接下发一条责改令即可。

可她却是打算直接了当当众斥责于他,想来定是他先前说错了一句话。

他说‘要将当事人全部带回衙门,也包括大人您。’

李延熹是新官上任,又是女子,立威本就不易,而他一个小小捕头,竟然当着街上这么多老百姓,说要将郡守带回衙门。

虽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丝毫对大人的不敬,就只是回去做个笔录,但百姓们可不会这样以为。

他们只会觉得是郡守大人软弱可欺,今后郡守大人在百姓之中还如何立威。

卫庄也是第一次与女上官相处,竟然一时忽略了这一点,心中不襟有些懊悔。

正当他以为李延熹会打压自己,以在百姓面前立威之时,却听李延熹道:

“规矩是谁定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所有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如此带回衙门,那就你们几个人手,就是累死了一天能办几个案子?到了衙门再吵吵闹闹辩论一番,恐怕一个案子办不完,天就黑了,岂不是浪费人力?”

“你以为带回去几个妇人不是什么大事,可是你怎知这些妇人家中有没有幼子需要喂养,有没有瘫痪在床的老人需要照顾,有没有人耽误这一天便几天都没有了生计?”

“衙门是要办案,但我们作为公差的同时更是百姓,脱了这身官服谁没有亲人子女,谁不都一样过日子?不要因为自己手里握了职权便觉得百姓们都低自己一等,相反,正因为你们有更多的权利,更多的见识,才更应该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安全、更公平、更方便,而不是浪费时间在走过场上。”

这一番话简直说到了百姓们的心坎上。

对于动不动就要被带回衙门关上一天这件事,他们早就深恶痛绝,只是苦于自身只是平头百姓,只有听从的份儿,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

而李延熹,她明明从小就生长在富贵高门,又是高高在上的郡守,却能如此体察民情,事事都在为百姓着想,能遇到如此好官,简直就是他们苍梧百姓三生修来的福分啊!

百姓们个个感动的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