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献药(1 / 2)

崔仲行听得感动不已,就差没有当场洒下两行热泪了。

“要不是有张姑娘出手相助,恐怕武丘县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张家对武丘县的恩德,崔某谨记在心啊。”崔仲行沙哑着声音说道。

张云敏虚扶了对方一把,“崔大人客气了,我们虽然提供了粮食和工具,但是还有很多事,是我们做不了的。”

“这一切,就都要仰仗崔大人了。”

张云敏这倒是没说客气话,武丘县很多琐碎的事都要崔仲行去做,张云敏也无意架空他,崔仲行自然也就没有起疑心,为什么张家要在武丘县投入这么大。

两人说了会儿话之后,崔仲行告辞,欢天喜地的继续去干活了。

而远在京城的同一片天空下,张云敏写的两封信,也送到了收件人的手上。

郭斐将手里的信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坐在家里忍不住笑了起来。

妻子牵着一儿一女,正坐在院子里绣花。难得看见丈夫这样高兴,忍不住也抿嘴笑了起来,“什么事这么欢喜?”

“没什么,就是……觉得人的一生,真是命运曲折离奇,有趣的很,有趣的很啊。”郭斐没读过什么书,也很难具体描述这种玄之又玄的感觉,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挺好笑的。

谁能想到,两年前就像是丧家之犬一样,被自己看押管着的张家,如今在北境那样荒无人烟的地方,也能闯出来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呢。

而且,显然对方已经不满足,只做靖王背后的影子了啊。

郭斐笑了笑,起身去书房里打开了一个盒子。

这也是当初张云敏送来的东西,从北境送来的镜子,极得贵妃的喜爱。杨国舅也凭借着那几面巴掌大小,几乎能将人照的纤毫毕现的镜子送了出去,如今在整个京城,风头更是一世无双。

郭斐也靠着献宝有功,从兵部一个看门的杂吏,现在做到了长史。虽然不是什么位高权重,但是一家人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而现在,郭斐觉得,自己恐怕又要升官了。

杨国舅府上的下人还记得郭斐,这个闷声不响的小吏,进献了难得的稀世奇珍给杨国舅,这半个月来,杨国舅在京城可算是出尽了风头。

因此郭斐再来的时候,下人们热情万分,好几个人争抢着将郭斐迎了进去。

杨国舅难得在府上,不过是因为得了那几面镜子,正要设宴款待其他人呢。

若是旁人,杨国舅肯定是没空见的,但知道是郭斐来了,杨国舅倒是高兴了起来。

将手里把玩的一串翡翠手串丢给了郭斐,杨国舅哈哈笑道:“怎么样,这东西好不好,送你了。”

郭斐露出了诚惶诚恐的表情,“国舅爷,这可是好东西,我可受不起。”

“你带来的那些琉璃镜子,整个京城都闹得沸沸扬扬,给国舅爷我啊,大大的长脸了。这玩意儿我多的是,送你了。”

“不过说起来,这琉璃铺子,不能开来京城么?”杨国舅坐直了身子,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问道。

“来了。”郭斐心里暗暗说道。

京城的名门贵胄,这一套强取豪夺玩的信手捏来。这琉璃珍贵,杨国舅不过是得了一箱子玻璃,就能在京城里开宴会一般肆无忌惮的张扬,如果整个琉璃铺子都是他的,到时候赚来的钱何止日进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