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直到最后,纪元平也没有松口。
假托时候不早了,再不回去媳妇儿该着急了,就赶着牛车匆匆回家去了。
几个老婆子站在村口的树下,不舍地看着这渐渐远去的父女二人的身影。
怎么说呢?
心里又是焦急又是无力,这种感觉可真磨人啊。
一直到他们拐了个弯,进了院子,婆子们总算是恋恋不舍地回过头来。
王婆子深吸了一口气:
“姐妹们,纪家这事儿咱们谁都不能传出去,若是叫村里人都知道,纪家一个月就赚了几十两银子,那这事儿,就更轮不上咱们几家了!”
其余三人均都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别以为她们几个就这么放弃了,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好事多磨,依我看哪,咱们这些日子隔三差五的,就去纪家多走动走动,先跟人家熟络起来。”
“至于到时候,是五五分,还是怎的,一切还可以好商量嘛。”
牛氏在心底暗自算了一笔账。
这一个月怎么也得挣个十两银子啊。
十两银子,五五分就是五两;四六分就是四两;再不济二八分,也能得个二两银子。
反正冬日里闲着也是闲着。
与其整日闷在屋子里,跟自家那烦人的老头子大眼瞪小眼,不如赚些银钱,到时候腰杆子也能挺得更直些。
“行,这事儿咱们谁都不说出去,不过,你们也别单独行动啊,要去纪家就叫上姐妹们一起!”
“可别想着自个儿哄了纪家教了法子,吃独食啊,咱们可得先把丑话放在前头!”
说这话的是贺玉顺家的田婆子,她比旁人都多了个心眼。
虽说她不想占便宜,可她也不想被别人占便宜啊。
“行了,知道了!都回家去吧,时候也不早了!”
傍晚。
夕阳西沉。
在纪家做活的几个匠人,也都陆陆续续打了个招呼回家去了。
晚上吃过饭,纪婉清跟自家爹娘商量起扩大菜棚子的事情。
这段时间以来,在他们家做活的匠人一共有六人。
上午在村口拉着她和老爹,硬是要唠嗑的几个婆子,也是这六户人家之中的。
大家伙儿一起做事,讲究的就是个你情我愿。
纪婉清心里想着,这第一批合作对象,就从这当中选了。
“爹,咱们刚开始起步,暂时也没办法确定这蔬菜在镇上的销路好不好。所以我想着,一开始的规模不能做得太大了,得一步一步来。”
“今日找上咱们家的有四户人家,我觉得这四户人家就差不多够了,您觉得呢?”
纪元平点头:“是,一开始步子不能迈得太大了,四户不少了。”
不过,比起父女俩的乐观,周氏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
“这几户人家可靠吗?若是咱们把种菜的法子教给他们,他们转头就教给自家亲戚,也去种棚子菜了,那咱们这棚子菜不就不是独一份了吗?”
到时候供货量大了,需求量还是那么多,蔬菜价格不仅会降,而且还会造成供大于求的状况,他们这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