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平坐在石磨边上,陪着这群老婶子们东一句长、西一句短地,扯着一些没有边际的家常闲话。
小牛乖巧地在路边晒着太阳、吃着草,时不时甩动着尾巴。
纪婉清也没闲着,她爬到牛车车斗里,拿出一个小碎花布包裹。
解开包裹,众人只看到眼前出现了一个精致的木盒,上下有两层,上头还有着精妙的花纹,看样子很是不俗。
“婆婆们都还没吃午饭吧,来吃块糕点垫垫肚子吧。”
纪婉清笑嘻嘻地揭开了点心盒盖子。
这是之前在福源斋的时候,掌柜的叫小二上的点心,没吃完,掌柜的就给他们打包带走了。
还真别说,这福源斋不愧是他们柳怀镇上第一酒楼。
就连打包点心的盒子都非同一般。
用彩漆细细描了些祥云、喜鹊之类的图案,盒子正中央还雕刻了“福源斋”三个大字。
既贵气又精巧。
“这是山楂饼,酸甜开胃,对脾胃好,不仅消食健胃、还能行气散瘀。”
“这是枣泥酥卷,特地做成十瓣花朵的模样,寓意着十全十美,福喜安康。”
“这叫核桃杏仁酥,甜而不腻,最适合冬日里,就着茶吃了……”
婆子们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花样繁多的点心,呆愣愣地看着自己手中的点心,犹豫着不敢下口。
“大姐儿,这如何使得?太叫你破费了。”
王婆子喉咙里一阵发涩,试探地问道:“这点心盒子不便宜吧?少说不得要半两银子?”
纪婉清给自家老爹也拿了块枣泥酥,这才回过头冲王婆子摆了摆手:
“没事儿,婆婆您就吃吧,这点心咱们没花银子。”
“大姐儿你可别诓我,这么一盒上好的点心,一定不便宜。是在镇上那家‘田记糕点’买的吧?我吃过一回,也就那么一回,是前年过年的时候,我家女婿孝敬我的,就那么一小盒,就足足花了半吊银子,哎呦……”
不过味道确实非常好。
回想着当时的情景,王婆子忍不住咂了咂嘴。
看了看手中精致的糕点,又看了看面前俏生生的纪家大姐儿,和边上默默吃糕点的纪元平。
她心里不由暗自感叹:
这纪家当家的可真是宠女儿啊。
这么一大盒点心,说拿出去给他们吃、就拿出去给他们吃,竟然没有半分责怪女儿自作主张的意思。
“婶子,你不也说了吗,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人,就别讲究那么多了。”
“不过是几块点心而已,算不得什么,咱们家初来乍到,往后还望婶子们多提点提点咱们,若是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也还请婶子们不要放在心上。”
纪元平这番话说得十分诚恳。
几个婆子们也不好再推辞。
再这么推来推去的,反倒显得她们有些小家子气了。
不过,通过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牛氏心里却愈加肯定了:纪家卖棚子菜一定赚了不少银子!
否则,这么金贵稀罕的点心,怎么说拿出来给他们吃,就拿出来给他们吃了?
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就这么一分,可少了大半盒点心了。
若是换做是自己,那不得心疼死啊。
这么好的东西,当然要留给自家人慢慢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