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云歌认为孟小嘉的姐姐可以帮助他们族人摆脱饥饿贫困的状态,她救了孟小嘉的命,他姐姐一定会帮助她的,大晋人有句话叫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孟小嘉点了点头,“你当然可以见我姐姐,不过你可能要和我一起去边境小城,我姐姐在边境小城,不在这边。”
果然,不出她所料,是被流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了,牧云歌认真的想了想,“我可以和你一起去,但是我要先买米面回去。”
村子里吃食不多了,如果不买些米面回去,村民们迟早晚饿得自相残杀。孰轻孰重牧云歌心里还是有数的。
吃完方便面后孟小嘉问了一下胡大刀,庄家的米面铺子在哪里,便带着牧云歌一起去了。
牧云歌看着一路各种铺子,心里那种想把大晋彩云城夺过来给自己漠北子民的思想越来越重了,她不是什么圣贤,只想让自己的子民活下去,或许父王和哥哥的想法是正确的,战争和饥荒没什么不同,只有多死人和少死人的区别。
听着车轮子和撞在石板道上发出单调的摩擦声,牧云歌都觉得自己好久没有听到那么好听的声音了,在漠北听得最多都是雪落的声音,以前一年有六个月是冬天,这两年每年有七个月是冬天,而且今年冬天比去年更冷了,如果一直冷下去,后年更冷,那他们漠北人想活下去真是太难了。
孟小嘉刚到庄家米面铺子门口,里面的掌柜的就迎了出来,看到孟小嘉先是一愣,接着礼貌的问道:“不知道俊俏的小公子来自哪里?”
孟小嘉看着穿着长衫有些文绉绉的掌柜的,突然觉得他姐姐做生意,雇佣的都是平民百姓,而庄家做生意雇佣的都是读书人,档次还是不一样的。
“我来自灵溪村,我家姐叫小蝶,我叫小嘉,庄周是我姐夫。”
听到孟小嘉那么回答,掌柜的心里稳稳当当,要等的人终于来了。
孟小嘉指了指牧云歌,“这位姑娘救了我,为了表达救命之恩,我需要买米面送给这位姑娘,我这里有一百两的银票,掌柜的看一看,能不能看在你和我姐夫是老乡的份上,算我便宜点吗?”
掌柜是个机敏的,哪里还听不出来,“都是老乡,咱出门在外不容易,是不是,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然后他大方的带着牧云歌看,“姑娘,这是玉米面,卖给别人五文钱一斤,卖给你,我算三文钱。”
牧云歌看了看玉米面,有些不解,“这怎么吃?”
掌柜的已经被买家问的习惯了,拿出一本手写的食谱,上面有各种可以用玉米粉做成的美食。不光有字,还有插画,这些都是少夫人给他们的,就算是不识字,也知道玉米面怎么吃。
牧云歌看了看着玉米面能煮汤喝,也能做饼,十分惊讶!这就是小家说的他姐姐发现的新食物吧。
展柜的指着红薯说道:“这是红薯,我卖别人也是五文钱一斤,卖给你,我也算三文钱。”
孟小嘉拿起块头大的红薯,递给牧云歌,“歌儿,这就是我说的地里挖出来的吃食,这可好吃了,我每天在家早上都吃两个,能扛一天不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