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秋儿她们吃完早饭上路时,杏花村的村民们也全部收拾好了行李,整装待发。
马岱带着官兵一一检查他们的行李,眉头就没平展过。
“这这这!你这都带的什么呀!”他瞪着眼站在一个村民面前,给村民吓得一哆嗦,“还把这么长的桌子带上,不嫌累吗?咋中途吃饭还要支个桌?”
“大人,”村民哆哆嗦嗦得回答:“这是我们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杀猪桌,我们家就赖着这个生活,不能不带着啊!”
马岱的眉头拧得更紧了。
赶来的村长赶紧开口训斥那个村民:“别带了被带了,现在我们这些人连菜叶子都快吃不上了,哪还有猪给你杀?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他说的都是实话。
今年这个情况,每家地里能收一点粮食起来,已经是老天庇佑了,人天天饿着肚子,周围深山里的植物都被晒得焉了吧唧,很多叶子都被晒脆了,根本打不到猪草,哪还能养猪。
“我这不是想着到了清平县后,重操旧业吗?养家糊口的本领可不能丢。”面对村长,那个村民显然没有面对马岱那么害怕,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你到清平县后再弄一张不就好了?”村长简直想照着他的脑袋“哐哐哐”敲几下。
“真不能带?”那个村民还是不死心,试探性问道。
“要带可以,”一旁的马岱突然开口,然而还没等村民开口,马上补充道:“但我们的官兵要帮女人和孩子,是没有办法帮你搬的,只能你自己看着办!”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村民只好不情不愿地放弃那张桌子。
马岱继续查看村民们的情况,又勒令几个村民丢掉多余的东西后,忍不住喊道:“此去路途遥远,没有那么轻松,除了锅碗瓢盆等必要的用品,还有粮食外,其他能不带的就不带。”
官兵们也有自己的东西要拿,实在是帮不来这么多,所以他只能提前说清楚:“现在还有多余东西的,立刻给我扔掉,否则路上出现什么问题,我们是不会管的。”
他的话一说完,一阵“哗哗啦啦”的声音响起,是村民们正在往地上扔用处不大的东西。
马岱的眉头这下子总算是舒展开来了。
然而还没有彻底放松下来,带着官兵清点完杏花村的人后,他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立刻皱起:“苏家人呢?怎么还没有回来?”
“啊?不知道啊,他们昨晚明明跟着我们一起回来了的呀。”
村民们七嘴八舌起来:
“昨天下午大人您带着他们回来,我们看着您手中的布告,就跟着您一起去帮苏家找人了。”
“是啊是啊!我们还从来没有像这样全村出动过呢!”
“要我说这事也怪,那么大一个人,我们翻遍了整个杏花村,还把周围所有的村庄都找了一遍都找不到,你说这人能去哪里啊?”
村民们讨论得异常热烈,大多数都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毕竟又不是自家孩子不见,他们当然不着急。
倒也有真心实意担心苏怀礼的人,只是意识到此刻不适宜发声后,只在心中暗自叹气,并未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