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槐这会的确出息了,可那也是牺牲了好多陪梨子的时间换来的呀。
自己呢?
过的滋润不说,刘权还寸步不离的伺候着,她真的很满足的。
而且,村里不少妇女都羡慕她,说她好命呢。
“那你真不觉得苦?”刘权还是问。
林娇娇笑,满是坦然,“当然不苦,反而甜着呢。”
说完又怕男人不信,自顾自的解释起来,“林槐和梨子在镇里盖房说出去是挺风光的,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他们是把自己手里的和爸妈手里的钱全砸出去换来的。”
“我们却不同,我们的房子遮风挡雨,还够我们一家六口住,前面果树,后面菜园也很方便。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手里有钱呀,以后的日子只会好,不会后退。”
而林槐和刘梨大概是要再辛苦一段时间的。
“你能这样想,我很高兴。”刘权脸上释然的笑了起来,“不过我发誓,接下来我会更努力的,争取也给我们孩子在镇上盖新房子!”
“行啊。”
林娇娇很赞同男人能有这么积极的想法,不过,“我看三民和红梅他们不是打算在县城里发展嘛,想必以后会在那定居。我们啊,也可以学着把眼光放长远点。”
反正以后儿子女儿们要是读出书去了,大概率也会在城里发展的。
“对,你说的对。”
刘权没法不认可。
自林槐和刘梨的新房建成之后,两家人的日子越发红火的过起来。
水果和杂货生意并没有因为摊位改到新家而败落下去,相反,还因着卷烟厂工人的关系越发好了。
以前工人们想给家里买点水果和杂货还得去镇上那十字路口或者去供销社,可现在,他们出了厂或者出了宿舍就能买。
而且,刘家爸妈还把包子摊也搬过来了,不包早饭的卷烟厂工人们不用在早早起床给自己做,直接走几步过来,花两毛钱买两个扎实的大包子吃就行。
林槐和梨子这边三个摊的生意好的不行,还建议对面的健哥也让家里人过来摆摊。
大成和李娥的果子树还没结首果急不来,志康和英子的猪肉,还有家里的鸡鸭鹅和蛋是可以拿来卖的。
有荤就有得素不是,刘林两家一商量又加了个蔬菜摊。
刘权是个种菜的好手,两个妈都不如他,刘母就把儿子种的多,又吃不完的菜打早摘了和包子一起送来,让在镇里看店的女儿帮着卖,挣得钱三七分,女儿三,儿子儿媳七,公平又合适。
刘梨也乐得帮哥嫂增加收入,痛快的答应下来。
一时间,三家人就差不多把整个卷烟厂的生意都给包揽了,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
生意做起来,日子自然差不了。
林娇娇和刘权也没想到,林槐和刘梨在镇里建个房子还让自家也多了条挣钱的路子。
不过既然有了,他们是绝对不会浪费的,蔬菜瓜果尽可能的多种起来。
到了年底,刘林两家的鱼又加了个摊位卖起来,两家人的钱挣的差点没数到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