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拿去卖了,能拿去卖了!”刘母赶紧把抠下来的珍珠全洗干净塞到儿媳手里,“娇娇,收好,都收好。等妈偷偷去打听一下,看哪里能卖这玩意!”
“妈,要不你收着吧。”林娇娇不想分那么清楚。
可刘母却做了样子,“不行,你们收着,回头卖了钱,你们也留着!回头一家四口扯布做衣服也好,给豆豆他们存着以后做学费也行。”
林娇娇还怎么拒绝?
看了亲妈一眼,无奈点了头,“那行,我收着。”
“乖~”
刘母顿时笑逐颜开。
一起摘回来的松蘑经过三家人商量也都放在了刘权和娇娇的小家里,面上说好是一块晒了,等回头拿去卖时在分钱。
林娇娇没什么要求,就是希望俩个妈到时说到做到别又不收钱!
第二天,三家人齐上阵,一块又去了一趟公家林里的松树林。
虽然两个孩子带去了,但胜在人多,胆子大了,一个上午下来倒也平安无事。
松树林里的松蘑被采了个精光,三家人趁着时间还早,回村后又挨个去了趟分下来的自家山头。
自家山头虽不像公家林那般有成片的松树,但多少有那么一小片,稀稀拉拉的也捡了一些蘑菇回来。
三家人采的蘑菇在刘权和娇娇的院子里堆成了小山,大家伙围坐在一起进一步挑选。
松蘑容易长虫子,他们此刻要做的就是把有虫眼的全部挑出来,清洗干净煮了吃,留着好的晒干,回头拿去卖。
“我们一次弄了这么多回来,回头拿去卖的时候能卖些钱了吧?”刘父虽是个粗人,可挑选起松蘑来,倒也坐得住,仔仔细细的。
在座的只有林槐跑过生意,其他人都不知行情,林槐也就挑起了大梁,“这蘑菇,我在隔壁市批发市场上问了下,新鲜的跟我们平常吃的青菜价差不多,青菜批发价是五分钱一斤,卖一毛。干的就贵些,因为好保存,也放得久,批发价是三毛左右,卖五、六毛一斤。”
“呦!”
刘父眼睛都亮了,“卖这么贵啊?那我们这,我们这是不是晒干了卖划算?”
“我觉得是。”林槐分析着,“不过,我们要是想卖新鲜的也可以,正好明天是周日了,我要去批货,可以带过去看能不能批发卖掉。”
刘父是蠢蠢欲动,刘母想了想却是摆了手,“别别别。你批发一趟本来就赶时间,要是在卖个蘑菇,万一赶不上回来的车怎么办?”
“我也同意妈说的。”林娇娇也接话,“而且你只是找人问过价,也没确定人家会不会要,这次还是不急。”
“那这样。”林槐重新打算起来,“我明天就带斤把新鲜的去问仔细些,人家要新鲜的,我们就送新鲜的,要干的就送干的!”
“这个可以!”
这下刘父刘母都点了头。
林槐又说,“若是人家实在不要,我们就自己卖!上镇里也好,上县城也行!价格,我们还可以自己定!不怕卖不出去!”
“再不济,我们就留着自己吃。”
林家父母来了一句总结,三家人听着,一致点头,“对!”
这是林槐第三次前往隔壁市批发市场,次数不多,却总结出经验来了。
去的时候坐班车,一趟接一趟,回时,却不像之前那般傻乎乎的赶车了,而是在批发市场就各种打听一块批发的同志都是哪得人,怎么来的。
十个八个里总能碰到一个老乡,然后就出路费,搭顺风车回了。
若实在没遇上,他再紧赶慢赶的赶班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