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至答不上来。
这些人的目标很明确,一上来就杀了这些书生。
沈至见柳玲儿受了刺激,决定先把人扶到他住的地方,柳玲儿坐在沈至破旧的小木屋里,神情呆滞地望着窗外。
脑海里全是马车上的情景。
她不明白是谁要杀这些书生,难道只是为了阻止他们帮自己发报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沈至这个印报纸,和自己这个始作俑者怎么会没事。
毕竟他们杀了这批她找来发报的人,她还可以找来下一批。
她实在想不通。
柳玲儿在沈至的小木屋呆到下午,沈至见她脸色好转,才送她回去。
与此同时,小安子正在迎春楼对面的客栈,看着沈至扶着柳玲儿进入迎春楼。
小安子:“都杀了?”
“并没有,这沈至也是书生,不过小的实……”
小安子拍了拍自己身边的太监,阴测测地笑了:“他不能死,留着他我还有用。”
“可他……公公饶命,小的不该多嘴。”小太监好奇想问,可想到了上午的事,只能压下好奇心。
小安子没有理小太监,而是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那微笑,像极了从前的他在肖然身边的他,却又不太像。
接下来几天,不断有去过迎春楼的书生被莫名其妙杀害,有的被杀时,正陪着心上人在街上逛街,有的正和几个好友喝酒聊天,甚至还有的直接死在家里的**,在睡梦中就被人杀了。
这件事搞得京都城人心慌慌,人人自危,不敢出门。
搞到最后,朝臣们不得不把这件事上报朝庭。
肖烈收到奏折时,第一时间找大臣们商量,想办法抓到了这件事的背后指使人。
可就在大家还没商量出结果时,小安子让一群小太监带着这些书生平时做的诗,以及家里藏着夸赞肖然改革是为百姓的报纸,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皇上,这些书生早已经有谋反之心,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商量计策。”
小安子跪在地上,手捧证据,态度恭恭敬敬。
肖烈听完脸色一变,让小安子把证据逞上来,小安子上前,把证据交给肖烈。
肖烈翻开小安子递过来的报纸,只看了一眼,就重重的摔在地上:“他们简直是反了!”
大臣们有些懵,一份报纸而已至于发这么大火吗?
民间报纸一直没断过,说什么的都有,他们早已经见怪不怪,甚至可以直接无视。
“这些东西,也不能做为灭口的证据吧?”
一个大臣指着摔在地上的报纸,小心翼翼地说道。
肖烈听完直接飞来一个眼刀子,“整个报纸都夸赞小皇帝仁政,改革都是为老百姓着想,上面有说朕一句好话没,如果这都不能算有谋反,那你来告诉朕,是不是刀架在了朕脖子上才算?!”
那位大臣吓得,当场跪在了地上。
“皇上饶命,老臣失言,还请皇上恕罪!”
闫兵云看着这一幕,眉头皱成了川字型,“行了,到底有完没完?!”
肖烈大难临头也不自知,居然朝大臣发火,他可是听说了,朝庭一直在抓发报纸的人,可抓了这么久,非旦人没抓到,发报纸的人还越来越多。
这说明什么?
说明小皇帝得人心,那些抓发报纸的人,只是做做样子,敷衍朝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