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朝堂风云(2 / 2)

锦世华裳 九五王座 1436 字 2个月前

三人并未进到金銮殿,一来是尚未到早朝时候,二来,韩元殊查贪一事牵扯到的大官不少,知情者也只有他们几人,所以,一行人是直接来到皇上的议事暖阁。

皇上看着眼前这三名年轻臣子,就觉得肩上的重担轻了些。

胡家兄弟年轻俊秀,而韩元殊这御前侍卫统领身着软甲银线刺绣袍服,左腰侧上一把长剑,足蹬黑皮靴,更是俊朗威武,若再加上征战无数的傅炆千、相爷女婿赵建宽,这五人都是他身边可堪大用的新一辈的国家栋梁。

虽多月未见,但韩元殊与皇上一直有书信往来,所以,不需赘言,韩元殊就向皇上禀报甘城矿区,已经有暗卫成功混入。

矿区内,有上百名兵工挖掘并搬运矿石,五十名兵工负责处理矿石,释出纯金,但矿区监官纪长春却虚报金矿的重量,有部分熔成块状的金子并未焊印上官印送入国库,而是另藏他处。

只是金块交由谁管理,又打算做为何用,都尚在调查中,为了不打草惊蛇,一切只是暗中监视,暂时不会有任何行动。

“朕明白了,只是,朕已经努力当一个好皇帝,朕的臣子却辜负朕的信任,从中贪渎,真令朕心痛。”皇上叹息一声,再看向韩元殊,道:“倒是你,辛苦了。”

又来了!皇上你的心偏的很大!胡家兄弟互看一眼,真的好哀怨,他们不是窝天牢审杜铁,就是在查那条黄丝带,虽然两方都无进展,但他们也好辛苦啊!为何这待遇却相差那么远?!

韩元殊拱手道:“能为皇上效命,是臣的福气,臣也绝不会放过任何辜负皇上信任的贪官污吏。”

皇上也知道他有足够的智谋与耐性,才能代自己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丑陋事儿,严惩那些贪赃枉法的恶徒。

“若有必要,京城铁骑,你也可随时调动。”

“臣谢皇上。”他恭敬道。

胡家兄弟想流泪了,在心里大喊不公平。

韩元殊身上有一面金龙御令就是皇上钦赐,得以统领皇城禁卫及在外的暗卫,每个月会有各地暗卫入京向他报告,是否有一些组织或是曾经扫除的组织余孽在群龙无首下有不寻常的聚集活动或案件发生。

而这几个月,他虽在甘城,但例行报告未曾间断过,其中一件较大的是几个省府传出库存库银不足,导致一些民生政策停摆等事,这事,他已派快马呈报皇上,另外,他交代袁鹰的事,也足够袁鹰忙碌个把月了。

重点是,他都出一张嘴就好,别人可是忙到人仰马翻啊。

“皇上,胡杰、胡煜为审杜铁,查寻黄丝带源头更是废寝忘食,臣真心认为,他们比臣还辛苦。”韩元殊拱手再报。

听听,这就是朋友!胡家兄弟双眸熠熠发亮,已忘了心中的嘀嘀咕咕。

皇上抚须一笑,道:“这是当然,一旦这些繁杂之事都解决了,朕肯定都重重有赏。”

胡家兄弟开心拱手:“臣谢过皇上。”

此时,总管太监也在门外轻声提醒道:“启禀皇上,上朝的时候到了。”

片刻之后,金銮殿上,皇上高坐龙椅,韩元殊与总管太监退居一旁,上朝的文武百官则带着奏折伫立殿堂两旁,胡家兄弟也在列。

皇上一开口就出重手。

只听他沉声道:“日前,朕得一密报,已有几个省府库存的库银不足,致使朕的政策无法施行,然现今国泰民安,地方官毋须动用库银赈灾,何来的库银不足?这个中玄机,朕要各大臣好好想想,问题出在哪里?”

此议题很是敏感,而且皇上也老奸巨猾,只提几个省府,语带模糊,让文武朝臣个个是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妄自上前多言,就怕不小心揽上个苦差事。

一片静默中,斯文儒雅的赵建宽挺身而出,朗声道:“启禀皇上,天气晴朗,也有阳光照不到的暗处,虽国泰民安但也可能有循私舞弊的贪官,事关皇上圣名、百姓福祉,臣恳请皇上派人走访各省,深入百姓之中,方能真正查缉,避免疏漏。”

“赵卿言之有理,朕会择专人派至各省彻办此事。”皇上频频点头微笑,再看着站在右方的老相爷,道:“相爷,你这女婿甚好啊,八年前,朕苦恼于国库日渐空虚,要各大臣提一套解决财政困窘并振兴国库之道,也是赵卿上奏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