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下江南(1 / 2)

万民伞,顾名思义,素白的油纸伞上,用羊毫细笔写满了名字,伞柄刻着歌功颂德的文章。

从古至今,若是有官员离任的时候,得到了万民伞,那么接下来必定升迁有望。

由此可见,万民伞在朝廷之中的地位。

“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应该的。”

容钰微微垂着眼帘,低着头居高临下的看着那两人,声音淡漠,脸上平静无波,仿佛高高在上的神邸,在俯视凡人。

捧着万民伞的大概是被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之人,须发半白,勉强穿着一身体面的衣裳,眼眸深深地看着二人。

“在您眼中,举手之劳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上天施下的恩德。”

老伯深深的伏在地上,声音颤抖:“若不是您,济阳城恐怕会成为一座死城,您对我们所有人都有救命之恩!”

“对呀!”

有个稚嫩的嗓音在旁边附和:“陈爷爷说的对!雍王殿下救了我们,是天下第一大好人!观音菩萨也比不得您!”

容钰眼眸微微一动,淡淡的看了那小孩一眼:“那你就好好长大。”

沈渺渺视线缓缓的扫过前来送行的众人,唇角轻勾。

“大家的心意,我们领了,这两把万民伞,我们也收下。”

“新上任的知府,乃是雍王亲选,会来接任此地的赈灾事宜,想来也不会再发生从前的事情了。”

“我们马上就要南下,日后恐怕再无相见之期,父老乡亲们,大家保重!”

说着也下了马,深深的朝着百姓们鞠了一躬,这才双手接过万民伞,妥帖的放着。

见他们接受了万民伞,济阳城的百姓们慢慢的分笼两边让出路来,在通往城门口的路上,深深的跪俯下去。

直到几人的身影被夕阳吞噬,远远的变成一个小黑点点,百姓们这才起身,相携着回家而去。

而在济阳城的事情,自然而然也传到了京城。

“想不到雍王还是这么会笼络人心,也不知道父皇晓得了,会怎么想?”

容子琏之前前去星利,好不容易弄了些私房银两,结果被容钰一把火烧了账簿,银子充进了国库,更害得他失了父皇的信任。

这个仇,容子琏一直都记着的。

而且到现在,容钰竟然还想动盐铁……

自己这个雍王叔,管得也太宽了些。

“殿下,放心。”

幕僚深深的低着头,嘴角一抹笑意:“皇上可是早早的就知道了这事儿。”

另外一边,皇宫之中,皇帝坐在御书房之前,静静的看着窗外,一张脸黑的吓人。

“你说,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做的很失败?”

这话谁敢接呀?

旁边伺候的太监宫女顿时,一个个噤若寒蝉,只恨不得自己从未长耳朵才好。

见没人接话,皇帝自顾自的笑了笑:“罢了,跟你们说这些做甚?来人,宣太子和四皇子!”

容子安来的时候,一脸懵懂,并不知晓到底发生了何事。

“四弟……”

容子安用胳膊肘捅了捅容子琏:“你说都这么晚了,父皇喊我们过来做甚啊?”

看了一眼他,容子琏眯着眼睛皮笑肉不笑:“想来应该是有好事发生吧?不然父皇何必深夜召见?”

容子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只觉得心中有了底。

一进到御书房,皇帝看向自己两个儿子,随手递过去一本奏折。

“你们两个看看。”

容子安最先接过来,一目十行,还没看完呢,又先笑了出来。

“父皇,雍王叔还真挺厉害的!不愧是您的兄弟,济阳一府灾情,就这么被他控制下来了!这把万民伞给的不冤!”

容子安只觉得自己是在拐弯抹角的夸自己父皇,却没看到皇帝的神色,突然冷了下来。

“老四,你觉得呢?”

“儿臣……”容子琏眉头轻触,做出十分为难的模样:“儿臣认为,雍王叔越矩了。”

“灾情严重,确实不假,可是父皇您并没有下明旨,雍王叔,难道连这点时间都等不起吗?”

“就算在退一步来说,雍王叔担心灾情,赈灾之后,济阳需要新的知府,那也应该由您指任,雍王叔直接提了人又是什么道理?”

说完,见皇帝定定的瞧着自己,容子琏连忙做出惭愧模样,匆匆低下头去。

“你是个好样的,知道怎么为父皇我分忧。”

容子琏抬起头来笑了笑,这才开始真正的“分忧”。

“若是父皇实在不满雍王叔这样的做法,现在雍王叔不是已经去了江南吗?等到彻查盐政之事时,您大可以再派些帮手去。”

容子琏一脸的忧国忧民,看着人畜无害:“如此一来,雍王叔也不用那么辛苦,父皇也能更多的知道盐政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