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这才是高岭之花(1 / 2)

欢田喜嫁 付清辞 1739 字 2个月前

翌日,宋荟乔带着方是玉求见莺贵嫔,开门的还是那个不苟言笑的侍女。

莺贵嫔今日穿着一身鹅绒黄襦裙,跪坐在秋千上喝茶,池塘里站立着的仙鹤香炉里有袅袅白烟飘出。

就在宋荟乔和方是玉要行礼时,莺贵嫔恰到好处地制止:“都说了崇隐别院没有那么多规矩,随便坐吧。”

说完后莺贵嫔仔细盯着方是玉看,这倒让方是玉不好意思了,他全程低着头,不敢直视莺贵嫔。

“怕什么,本宫又不会吃人。”

有了这句玩笑话,方是玉才大大方方抬起头来回话:“在下并非惧怕,还是觉得莺贵嫔身份尊贵又是帝妃,而在下不过区区臣子,于情于理都不该直视。”

莺贵嫔噗嗤一笑,抿嘴点评:“你倒是守规矩,和你娘不太一样。”

“贵嫔娘娘想要见在下,是和家慈有关?”

记忆像是从瓶口流出,她从秋千上跳了下来,端着茶盏赤脚走在池边的草地上。

“我幼年时候就听过你母亲的大名,那个时候她还只是陆家嫡女,正是花一般的年华。陆家一直是云州绣品之首,你母亲在的时候研制了创新了许多种全新的图样绣法,并倾囊传授给那些没有活计的女子,让她们有了能够安身立命的手艺。”

这些事何氏也曾说与他们听过,宋荟乔对陆兰年的为人也有些粗略的了解。

她是千金贵女,聪慧过人,且敢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母亲及笄之后在云州建立了许多善堂,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进那里读书习字,其实早在我启蒙时,就是你母亲带我写下的第一个字。”

宋荟乔注意到,莺贵嫔回忆这件事时并未自称本宫,而是如一个懵懂女孩一样,诉说着自己的经历。

“那时候我父亲不过是寻常小吏,也在犹豫改不改让女儿家读书,那会儿是你的母亲教我写了第一个字,让我知道了书中藏着的另一个世界。”

话锋陡然一转,莺贵嫔摇了摇头:“可惜这样的人在嫁去元城后早早丢了性命,我听说的时候甚至不敢相信。有人说是命数使然,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命数,可我偏偏只信人定胜天。”

原来莺贵嫔有那样的心愿和憧憬是幼年时候受到了陆兰年的影响,她也像是个走在这个时代前沿的人,她的做法等同于抛弃旧时代的糟粕。

“我入宫之后就很关注你父亲,说来也有意思,当初我一直觉得陆姐姐嫁的并非是真正配得上她的人。在我心中陆姐姐是的至真至善的人,她怎么也该嫁给济世大侠,不过后来我听说了你父亲的一些主张,也看见了他这些年刚刚正不阿的气节,或许陆姐姐就是被他的这些优点所打动。”

莺贵嫔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像是小女孩希望自己珍视的人能过得好。

“后来我偶然得知方家寻到了一直藏在乡野间的你,从那时起我就想看看陆姐姐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模样,有没有遗传到她的聪慧,有没有活得自在潇洒,今日还真是让我遇见了。”

“你来到崇隐别院之前我查过你父亲呈报上来了一宗案子,那一宗牵扯到陆姐姐死因的案子。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这件事还能水落石出,你和陆姐姐很像,无论是身上的韧劲还是说话的神态……想来有你这样的儿子,她应当也很欣慰。”

方是玉一直默默听着莺贵嫔的回忆,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宋荟乔也只能猜测,他是不是在为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

陆兰年虽然已经不在了,但在千里之外的京都却还有人记挂着她,她的为人和观念都是留存在世间的。宋荟乔凝眸思索着,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能在这个时空里留下点什么。

时间在流逝,莺贵嫔还不容易从回忆中抽身,笑着问道:“凭着当年与你娘的交情,你若是有什么想要的,尽可以开口。”

同样静默良久的方是玉并未应下,而是坦然拒绝了她的好意。

“多谢贵嫔娘娘,是玉如今别无所求,只希望我夫人能够事事顺意。”

错愕之下,宋荟乔转头望向身边冷静自然的男人,心中有暖意流动。

莺贵嫔诧异问:“你为何不让我在陛p;“我相信我夫人,她能调制出最馥郁好闻的香料,也能做出天底下最漂亮精致的香囊。”

听了这样的夸赞莺贵嫔意会,带着笑意瞥了一眼他身边的女子。

方是玉没有在莺贵嫔的院中久留,道谢后便离开了,宋荟乔将自己之前编纂的画本子赠给了莺贵嫔,让她闲来解闷。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娘娘是会选择入宫为妃,还是会选择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女娘?”

宋荟乔抬眸看着这个正在秋千上出神的冷艳美人,忽然有此一问。

她总觉得莺贵嫔不爱处处受限的皇宫,她或许只想做一个无拘无束的人,在山川间肆意奔跑。

“如果再有一次我定不会入宫,纵然有万千宠爱又如何,每日还是得处处提防,不只堤防别人,也要提防自己犯错。我倒是觉得你夫婿人不错,好男儿志在千里,他倒是更厉害,连海上也敢去探索。”

“所以娘娘更想嫁给这样的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