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三合楼联名(1 / 2)

欢田喜嫁 付清辞 1176 字 2个月前

一个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品茗大会的进度,曾小郎和杨大家同时登场,又将气氛顶到了更高。更有不少狂热的书粉,在底下高喊着两人书中的那一句口号。

元城许久没有这么热闹的盛宴了,夏城主和城主夫人就眼前这些议论起来,都在赞叹宋荟乔的惊人才干。

商纵身边站着商浅碧,见到宋荟乔治理泼皮,不由替她自豪。

“我就说乔乔不是普通人,自我看见她第一眼就是知道了。”

商纵点了点头,将面前的荔枝桃桃一饮而尽,甜味在唇齿之间回**,和之前那一坛明月枝头有异曲同工之处。

盯着手中的茶盏,再回顾今日歌舞,宋荟乔是要做元城第一个调制奶茶的商人。从百味楼的菜谱到今日奶茶配方,她究竟还有什么奇思妙想。

“行,你慧眼识英雄,不如猜猜今日比试谁会赢呢。”

商纵看着两人同时登场,互不正眼相待,又来了兴致。不得不说她还是了解百姓们的喜好的,知道什么故事,什么人物是百姓们想看的。

商浅碧瘪了瘪嘴,根本想不起来他们写的是哪一本,只能推诿:“文人的事我可不明白,况且那本书公子不是也看过吗,您押谁胜。”

两人资质都属不凡,若真要相争输赢难分,语气自己猜测,不如看看宋荟乔如何应对。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抿嘴细细品味,再次开口。

“你不是喜欢这杯茶么,要是将它摆在三合楼做特饮,那些宾客们会喜欢吗?”

听到这个安排,商浅碧自然高兴,要不是周遭人多,她恨不得就现在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宋荟乔。

两人登台后各自拿出自己推荐的茶饮,各自现场赋诗,从词格平仄,到吟诵范围都是统一。这就更考验两人对文字的把握与运用,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所能想到的字文。

一炷香之后,两人的诗分别被挂在了桅杆上,以供百姓参阅品读。

就在曾小郎看到杨大家的诗句之后,竟然冷笑一声,不断摇头。

这一反应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这两个人相看两厌,总对对方的诗句辞赋鸡蛋里挑骨头,已经成为了中秋宴会上的必选项目。

有许多爱看热闹的风雅之士念念去中秋晚宴,就是为了看着两人相争的名场面。

“杨大家也不要逼我们旧事重提了,这整段此文之中多引先人名句,这拾人牙慧之事,也能算作诗?”

众人都知道杨大家自小饱读史书,七岁可背诵名家之言,八岁便能道英雄往事,这以史为鉴,融会贯通的本事不可多得。逐渐也就成了他写文作词的基本手段,这才被圈出来讨论。

“在下不比曾小郎君长袖善舞,能将这莫须有的罪名安到在下头上。反观曾小郎君的诗词,浮于于表面经不起推敲,以玛瑙比作红豆,太过俗套。”

杨大家早有应对之策,两人你来我往功放自如,惹得底下的书迷心惊胆扎,却又觉得十分有道理。

这根本就已经不是比试了,而是一场辩论赛,相互之间揪出对方的问题,提出意见和感受,相互进步。

其实有一个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文风与才能的朋友兼对手,无疑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

两人的辩论持续了一刻,茶饮的销售量也在逐渐递增,宋荟乔监控这两根竹筒的涨幅,底下的书迷也是悬着一颗心,看到自己支持的词人落于下风时就会立马花银子冲量,两家之间互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