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晚,荼彧和筱夭一起为荼绪守灵。
殿外月黑风高,寒风习习,殿内白绫摇曳,似鬼魅般飘舞。
荼彧白衣若素,跪坐在龙棺面前,神色哀伤,没了前几日的神采飞扬。
筱夭跪坐在他旁边,一时间有些不适应这样的反差。
她试探性地询问了一句:“你还好吧?”
荼彧转过脸来看她,筱夭看见他的眼眸里有雾气氤氲,原来这样一个狂傲潇洒的人也有这样严肃伤感的时候。
她对他转变了先前的看法,原来他也是个普通人,会伤心难过。
“我没事,你冷吗?”
荼彧脱掉了自己的外衣给筱夭披上,只留下一件里衣。
葬礼后,荼彧因为要继位的事情变得很忙,好几天也不来看筱夭,筱夭都有些无聊了。
于是她经常跑黎嫦那边和她唠嗑。
黎嫦是个极温柔的人,筱夭和她聊天的时候很放松。
因为时常到黎嫦这里来,所以也经常看见迟爵,好在这段时间荼彧忙着继位没工夫管她,要不然又得叫翻天了。
真是搞不懂,荼彧这样活得不累吗?
明明又不喜欢自己,还要跟自己做戏,为了和桃凉国世代交好也太拼了吧。
筱夭不免感叹,生在帝王家比生在寻常人家艰难不止一点点啊。
王子不好当,荼彧上一世一辈子没有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偏偏在孩子出生的第八年没有控制住自己,最终在筱夭面前也是原形毕露,造成了妻离子散的局面。
这一世,自己替筱夭而活,绝不可能再让她重蹈覆辙。
这天筱夭从迟爵那打听到,荼彧这两天经常和学士们商量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到半夜。
筱夭冷笑。那可不得好好商量。
通过这几天和黎嫦的闲聊。筱夭得知了更多有关路线方面的信息。
还从迟爵那里探到了城门士兵轮班的时间,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第二天,筱夭就写了封信寄回国内,大概说了荼彧的情况以及夸大了自己在这里的遭遇。
这要是以前的筱夭,是断不会这么做,毕竟这关乎两国交好,自己哪怕忍受一辈子屈辱也不会让父王知道。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筱夭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筱夭了。
她有能力让自己回到桃凉国并且避免两国战争。
最好的做法就是让父王安排人在城门外接应自己,只要自己到了国内,再让父王找一个他们照顾不周的理由,对外宣称把自己接回去暂住。
这样一来,荼彧为了两国的关系,即使知道真相也只能忍气吞声,不然公然抢夺的话只会挑起两国战事,被百姓所诟病。
所以她要悄咪咪出城门,不然被荼彧发现了以他的性子肯定会把自己关起来。
到时候就再难出去,只有这个办法,让父王和百姓来牵制荼彧。
“现在就等回信了。”筱夭说。
她已经在信里明确表示了自己想法和计划,如果父王也同意,定会给自己回信把诸事再交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