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风起云涌(1 / 2)

寒门贵后 花间 10537 字 3个月前

翌日一早,村子里异常平静。

若是放在平时,村子里早已活跃起来,鸡鸣,喧闹声不断,今天却十分安静。

仿佛暴风雨来临前夜,村子里甚至没什么人烟。

陶绾绾和葛老坐在桌前悠然等着早饭。

不一会儿,鼻青脸肿的宋氏端着两碗面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讨好道,“热乎的,两位尝尝我的手艺。”

陶绾绾头也没抬的挥挥手,“行了你下去吧。”

宋氏终于松了口气,整个人如释重负,逃也似的跑走了。

葛老看的好笑,尝了一口热腾腾的面汤,脸上浮现一抹餍足,感慨,“这女人人品不咋地,可这手艺确实是不错。”

陶绾绾也这么觉得,从宋氏给他们变着花样做鹿肉的时候,她就看出来了。

宋氏这门手艺但凡要是能做个买卖,都不至于混成现在这样。

“你一大早把她放出来做饭,不怕她等会儿跑了?”

陶绾绾眼皮子都没抬,“她没那个胆子。”

宋氏一向惜命,而且陶绾绾在她心里已然成为阴影,她才不会真做出什么呢。

再说,还有王娘子在。

陶绾绾很放心的小口小口咬着面条。

吃过早饭后,王娘子照常上门,汇报昨天那波人的情况。

“一大早他们就走了,只留下昨天受伤的那个,开始我还不敢动,把他们送走之后我就把门锁上了,姑娘要不要去看看?”

王娘子小心翼翼地看向陶绾绾,其实是她不想让那人呆着,又不敢动手。

“他吃饭了吗?”陶绾绾突然问了一句题外话。

王娘子一愣,心思转瞬即逝,“还没吃,姑娘的意思是...”

陶绾绾但笑不语,头转过葛老那边。

很快,桌子上就多了一瓶药,那是葛老上去拿来毒山贼们的。

陶绾绾扬了扬下巴,“你明白的。”

“明白明白,姑娘的意思我都明白。”王娘子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兴高采烈的捧起瓷瓶,仿佛捧着什么绝世珍宝一般,心满意足的走了。

葛老摸摸胡子,忍不住侧身好奇的问,“不留着问问了?或者送官?”

葛老意味深长带着明显探究的眼神,陶绾绾清楚他什么意思,慢条斯理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轻声道,“他们是瑞王的人,送官有什么用?更何况,瑞王这些年做尽了坏事,恐怕都是这些暗卫去做的,这一次不知道是谁半路截胡,提前伤了他们,我也算为民除害。”

况且,陶绾绾抿唇,心思不自觉地飘到另一个男人身上。

秦肃萧,瑞王和他是敌人,她能小程度的斩断瑞王的一点人手,不也算是帮他吗?

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他想做乱世中的英雄,就要先付出代价,想必现在也不轻松,也不知道他还记得她吗?

陶绾绾放下茶杯,心事重重的托起下巴,秦肃萧现在还好吗?

而此时,远在京城的秦肃萧正在听着属下汇报情况。

两个黑衣男子毕恭毕敬的单膝跪在地上,一字不落的汇报,“太子殿下,我们找到了瑞王的人,他们果然是冲着陶姑娘去的,我们的人半路将他们截杀,只是属下无能,最后还是让他们跑了,只剩下五六个人,现在不知所踪。”

男人黑眸微眯,凌厉的目光落在地上的人身上,薄唇轻启,“废物。”

感受到身上强大的压迫力之后,黑衣男人蓦地低头,“属下愿意领罚。”

“陶姑娘怎么样了?”

一道略带无奈的声音响起,李正掀开帘子站定在男人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可有见过陶姑娘?”

黑衣男子迟疑片刻,头低的更厉害了,“属下没见过陶姑娘,只知道陶姑娘和葛老似乎要去乡下,属下怕姑娘发觉,叫人跟在他们身后保护,现在人还没消息,属下暂时也不清楚。”

“可有派人保护着?”李正又问。

黑衣男子点头,“属下可保陶姑娘平安。”

“行了,你先下去吧。”李正脸上露出个笑意,给了男子一个快走的眼神,自己无奈的走到浑身低气压的男人身边。

“殿下这心,臣可看得清清楚楚。”他边走边轻笑。

“管好你的嘴。”秦肃萧抬眸看了他一眼,眼底的寒意逐渐褪去。

李正哪里不知道自家殿下脑子里在想什么,伸手拍拍他的肩膀道,“就是不知道咱们殿下煞费苦心,那位陶姑娘知不知道了?”

“闭嘴,不过是还她恩情罢了。”

面对李正灼热的目光,秦肃萧不自觉的扭过头,声音也别扭了起来,“她救我一命,我保护她一次又如何?”

李正但笑不语,没再继续说话刺激自家不愿意承认真心的太子殿下,而是坐下道,“殿下,臣有一事要禀告。”

“嗯?”秦肃萧正色,眉心微蹙,“你说。”

“此事也与陶姑娘有关。”李正沉声道,“宫里那位已经开始动作了。”

“她要做什么?”秦肃萧冷哼,自从他回宫之后每一天都在和那个女人斗的你死我活,好不容易双方有所平息。

他除掉了她的心腹,弄乱了她全部计划。

本以为这妖妇该消停了,没想到她居然还没死心。

“嗯,据线人来报,妖后打算逐一击破。第一个目标,可能是鹿城。”李正深吸一口气,声音越发沉,“若真是如此的话,殿下,咱们恐怕要早做打算。”

“鹿城是要领,可攻可守,那个女人不会放过的,陈德在鹿城怎么样了?”秦肃萧眉心处越拧越深,他伸手捏了捏,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陈将军无妨,只是听说陈夫人听闻音讯,大着肚子跑了,估摸是去鹿城。”李正满头黑线,他自己是个单身狗,一点都不懂陈将军夫妇的死生相依的感情。

他只觉得,“这不是胡闹吗?属下已经派人去找了,但愿她没事。”

一个大肚子孕妇,能没事才怪呢。

秦肃萧闭了闭眼睛,身子微微后仰道,“派人保护好陈夫人,她若是去了鹿城再告诉她真相,以免打草惊蛇,另外...多派人手护着她。”

门外土匪们的烧杀抢掠并没有停止,反倒是随着女人的死变本加厉起来,他们仿佛闯入无人之境一般,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终于,剧烈的敲门声在陶绾绾耳边响起。

她心里咯噔一跳,捏紧手指,轻巧跳下桌子将柴刀拿在手里。

她刚才算过了,外面一共有五个人。

应该说,来他们这条巷子的土匪只有五个人,但这也绝非小数目。

尤其是他只有一个人,属于弱势的情况下。

“里头的人,把门打开!”

“开门!给老子开门!”

陶绾绾捏紧柴刀,已经来了,她一个人绝对没办法解决五个人,必须想个办法!

陶绾绾冷静的环视了一圈四周,终于找到了一坛生石灰,这是上次陶夫人喊人来给她砌墙时候留下来的,那时候她没用,也没扔了。

就是它了!

她想都没想扔下柴刀抱起石灰坛子,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药,包块葛老给她的痒痒粉,混杂在生石灰里。

做完这一切后,陶绾绾又将手帕打湿围在脸上,以免等会儿误伤到自己。

“姐,我也要帮你!”

陶绾绾浑身一个激灵,险些跳起来,她一扭头瞧见站在她身后的小陶琛,咬牙道,“好,这是石灰坛子,等会儿他们进来,你就朝他们扬!”

第一百六十章疯魔

“那姐姐,你呢?”陶琛抱紧石灰坛子紧追不舍的问。

“我?”

陶绾绾冷笑一声,攥紧手里的柴刀,“我跟他们拼了!”

下一秒

轰隆—

陶家大门终于不敌外力的敞开,露出那群土匪狰狞的脸,他们身量高大,表情凶狠,有的再看见陶绾绾之后甚至脸上还浮现一抹贪婪。

“小娘们,长得不错,跟了爷,饶你一命。”

那个被咬掉一只耳朵的男人狞笑着看向陶绾绾,嘴里不停吐着污言秽语向陶绾绾走来,他们手里的大刀闪烁着寒光,陶绾绾站稳脚步,冷静看着他们就这样冲过来。

“哟,这娘们是不是让吓傻了?”

没有熟悉的尖叫声,更没有女人花容失色的脸,有的只有陶绾绾凌厉的目光,和她手里紧握的柴刀。

土匪们都以为她吓傻了。

毕竟,能看见他们还无动于衷的人基本上都是吓傻了。

土匪们更加得意,在他们眼里,被吓傻的女人虽然没有那些挣扎的女人有意思,但好歹有点成就感,也更方便他们收割自己的猎物。

陶绾绾在心里默默数着数字,等到他们即将靠近的那一刻,她蓦地大吼一声,“快倒!”

小陶琛配合的很快,噌一下将坛子里的生石灰全部扬了出去。

五个土匪无一幸免。

“草!老子的眼睛!”

“偷袭!这贱人偷袭!”

生石灰入眼再加上陶绾绾加在里面的特殊“料”,土匪们登时在地上滚倒一片,惨叫声不绝于耳。

“姐姐!”

小陶琛叫了陶绾绾一声,黑眸里闪烁着兴奋的光。

“去后面站着,把眼睛闭上!”陶绾绾一声暴喝,小陶琛唰的闭上眼睛,老老实实的站在自家姐姐身后。

陶绾绾手里扬起柴刀冲着那群倒在地上的土匪狠狠砍过去,她力气不够大,但是她是大夫,熟识人体构造。

就像医生杀鱼的时候有千百种方法。

此刻,陶绾绾也一样,她扬起手中的刀,刀刀快准狠,直中要害,一个不留。

这不是她第一次杀人,但却是她第一次真正动手杀人!

上次在村里对付山贼她只是借助了药物,而这一次,陶绾绾亲自操起了柴刀,在一片狼藉之中解决了这些土匪。

他们已经不是人了,是恶魔,是土匪!

“啪嗒—”

一切终于结束了。

小陶琛缓缓睁开眼,看着眼前的一片红,地面被鲜血染红,一地的尸体之中站着的是他的姐姐,此刻,陶绾绾低垂着眸子,脸上看不出喜怒,她手上早已沾满了鲜血,正顺着指尖缓缓滴下。

“姐姐!”

小陶琛瞳孔不自觉地放大,鼻头一酸,一头扑进陶绾绾怀里,“姐姐,姐姐你别吓我,姐姐你说话啊。”

冰凉的手揉了揉他的脑袋,陶绾绾轻声安慰着,“姐姐没事,你害怕吗?”

小陶琛在她怀里使劲摇头,大眼睛里露出满满的心疼和担忧,“姐姐,你没事吧,我好担心你。”

他从没见过这样的姐姐。

陶绾绾笑了笑,伸手抹去他脸上的血迹,结果越抹越花,她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傻小子,姐姐没事,你怎么出来了?”

陶琛吸了吸鼻子,说,“我担心你,娘在地窖里也不放心,她想出来,我拦住了。”

他不放心,自己偷偷跑了出来。

“好啦,别担心了,快去把大门关上,就像我之前那样。”

陶绾绾直指大门,推了推怀里的小陶琛。

“好!”

整理好情绪后,陶绾绾弯腰将地上的尸体拖进空水缸里,那是宁大妮准备用来腌菜的缸子,用来装尸体刚刚好。

宁大妮身体不好,见到这些难免会吓到。

再说了,院子里有血腥味也不太安全。

万一有其他土匪过来发现了呢?

陶绾绾必须要杜绝所有风险,她收拾好尸体之后,又端来一盆水,“哗啦”一声倒下去,血红的地面登时被冲刷干净。

这样的动作重复了两三次之后,空气中浓郁的血腥味总算是散了不少。

恰好此时小陶琛也回来了,站在陶绾绾身边,“姐姐,咱们接下来做什么?”

“走吧,回去找娘亲。”

陶绾绾抬脚往地窖的方向走去,宁大妮一个人待在地窖里应该吓坏了。

...

地窖内,宁大妮探头探脑的往外看,直到从地面上传来动静,她赶紧缩回脑袋,捏紧手里的刀子,这是小陶琛塞给她的。

“娘—”

直到陶绾绾的声音传来,宁大妮眼前一亮,赶忙探出身子招手,“绾绾,琛儿!”

“你受伤了?”

陶绾绾靠近的那一刻,宁大妮美眸圆睁,着急的捏住陶绾绾的胳膊仔细检查,“怎么回事?让娘看看,你哪里受伤了?严不严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娘,我没事。”陶绾绾捏住她的手,转了一个圈,“娘,我没受伤,这不是我的血,说来话长,咱们先出去。”

“好。”

战乱来临之前,宁大妮还在厨房里包饺子。

她在围裙上抹了一把手,熟练的将饺子下锅,这才坐回来问,“好了,你们快说吧,到底是咋回事?”

陶绾绾和陶琛对视一眼,解释道,“娘,要打仗了。”

“啥?”

宁大妮心肝一颤,脸色唰的白了,“又要打仗了?难道城里也不安全了?”

陶绾绾点点头,“城里暂时没有敌军,但是有土匪。”

“土匪?”小陶琛也说道,“刚才那群人就是土匪?”

“是。”陶绾绾点头,“有几个是城里的难民,他们勾结在一起,现在城里不安全,所以从明天开始,书院那边是不能去了。”

“那医馆...”宁大妮赶忙问,她今天有事情这才没去医馆。

“娘别说了,您哪也不能去,外面太危险了,等安全了再说吧。”宁大妮未说出口的话被陶绾绾打断,还好今天她娘没去医馆。

不然,她一边去书院,一边又要顾着医馆,这才是分身乏术。

第一百六十一章城破

一连三天,陶家人谁也没出门。

直到陶夫人突然上门。

“您要走了?”陶绾绾错愕的问,倒茶的时候心神不稳险些烫到自己。

“小心一点,是啊,你也知道现在鹿城不安全,我和你孟姐姐商量过了,我们跟着孟家一起走。”陶夫人伸手扶了一把。

此时,两人谁也没心思喝茶。

“那您来,这是?”

陶夫人直接了当回答,握着陶绾绾的手,声音真切,“绾绾,咱们相识一场,我既然有活路,自然不可能丢下你不管,你和我们一起走吧。”

“去哪儿?”陶绾绾垂眸问。

“吴王领地,离这里不算太远。”陶夫人紧盯着她,不肯错过一丝一毫的表情,又道,“你听我说,或许你会觉得我这是天方夜谭,但孟家和陶家都有人手在,有我们两家护着,你带着你娘还有琛儿绝对不会有事。现在是乱世,到处都在打仗,我虽然是个女人家不懂朝廷,但我知道,吴王的领地是最安全的。吴王骁勇善战,本就是太子心腹,那边更有重兵把守,绝对不会像鹿城这般不安。”

说完,陶夫人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我与你说实话吧,太子在外打仗根本顾不上咱们这座小城。城中兵马根本不足以和敌军抗衡,趁着现在乱军的大部队还没过来,咱们赶紧走。”

“况且...”陶夫人面上浮现一抹讥诮,“这乱世多的是从内里乱起来,浑水摸鱼的人防不胜防,昨个城里就死了不少人,听说是城里的难民勾结土匪。现在城里所有难民都被陈知府关了起来。”

“所以,快收拾东西和我们走吧。”

陶夫人的话说得十分恳切,她是真心为陶绾绾考虑的。

这番话,之前葛老和陈知府也说过同样的话。

陶绾绾低下头迟疑不定,耳边是陶夫人劝诫的声音,“绾绾,没时间犹豫了。我知道你心疼医馆,你听我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陶夫人捏紧她的手,重重的说,“我知道你有本事能保护自己,可你娘和你弟弟呢?”

这话就像一颗石头在陶绾绾的心底掀起一片波澜,她低头盯着放在大腿上的手,思绪早已飘的很远很远。

是啊,她能保护的了自己,难道还能保护得了娘亲和弟弟吗?

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我答应您,咱们一起走!”陶绾绾抬起头,眼神坚定了许多。

“好好好,你想通了就好。”陶夫人松了口气,起身叮嘱道,“今晚赶紧收拾东西,明日一早我来接你们。”

晚饭后,陶绾绾宣布了今天陶夫人说的话。

宁大妮和小陶琛都没什么意见,只道,“你做决定就好,娘不在意在哪儿生活。”

小陶琛点点头,一脸赞同,“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家。”

“好!”陶绾绾放下心中的担子,拍案而起,眸光认真,“那就今晚收拾东西!”

“娘,您带些衣物就行了,不用大包小包的拿,咱们是逃荒不是搬家。”

叮嘱完宁大妮,陶绾绾又转向小陶琛,“把你的书本都带上,这个地方是没法待了,咱们还能去吴王领地继续读书,书本纸墨笔砚都带上,再带几身衣裳就行了。”

“好。”母子两忙不迭应声。

这天晚上,陶家小院灯火通明。

他们几乎一夜没睡。

宁大妮收拾一家人的衣裳,陶绾绾带着小陶琛将路上能用的东西都扔在院子里,姐弟两还把水缸里的尸体抬了出去,以免宁大妮翻东西的吓到她。

宁大妮听了陶绾绾的话这才没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搬出来。陶绾绾还记得之前第一次逃荒的时候,整个小院里堆的满满都是东西,光行李就收拾出来七八个,更别提还有一辆板车,上面又放着不少东西,甚至还有庄稼汉种地用的铁耙。

说起铁耙,陶绾绾走去柴房,将上次用过的柴刀绑在行李上。

见状,宁大妮颇为不解,“带这个干啥?你怎么跟你爹一样,老喜欢带这些东西。”

陶绾绾心说,“当然是为了保命!”

她现在算是发现了,药物只能起到辅助功能,真正有用的还得是手里的家伙。

握着柴刀,陶绾绾心里充满了安全感。

小陶琛见了也有模有样的找来一把柴刀绑在身上,拍拍自己的胸膛,“娘亲,姐姐,我保护你们!”

宁大妮失笑,“就你这小身板还是算了吧。”

虽然离开有些不舍,但此刻他们一家人能在一起,那就够了!

翌日一早,陶绾绾还在赖床,宁大妮和小陶琛已经起来把早饭做好端到她面前了。

“快吃吧,吃完咱们也该走了。”

“姐姐,门口有马车来了。”小陶琛推开门,手里还拿着块糖,显然是陶夫人给的。

陶夫人最喜欢小陶琛,每次来的时候都会给他带一块糖。

“好。”陶绾绾迅速端起粥碗咕嘟咕嘟喝完,拎着行李走出门。

宁大妮和陶琛紧跟其后。

母子两人身上一人一个大包,手上还拿着一个小包。

陶夫人被这母子三人的架势弄得哭笑不得,上前接过小陶琛手上的包拎了拎,“你么这大包小包的,去了那边另买不就是了。”

她只有一辆马车,行李基本都在上面了。

招待着陶家人全部上了马车之后,陶夫人这才感慨道,“我连张生都没带,这么多年夫妻,他们母子两一直想我赶紧死,现在我走了也差不多,也算是让他们母子得偿所愿了。”

陶绾绾挑眉,乱军来了,有多少银子都不好使。

陶夫人不愧是女中枭雄。

马车缓缓行驶到城门口,陶夫人说,“我和你孟姐姐约好了,咱们在城门口见,然后一起走,孟家那一大家子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架势大着呢。”

他们等了大约一刻钟,孟家的马车终于到齐了。

此时正是一天最早的时候,城中家家大门紧闭,没人知道他们的离开。

陶绾绾坐在马车里,蓦地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那是...冷兵器碰撞的声音!

第一百六十二章人间炼狱

“什么声音?”

陶夫人身子一僵,蓦地捏紧陶绾绾的手,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汲取安全感。

“我看看。”陶绾绾掀开帘子探头出去。

远方,突然扬起一阵沙尘。

“乱军来了!”

“贼寇来了,大家快跑啊!”

很快就有人大喊了起来,数不清的难民往鹿城的方向跑来。

他们想进城。

陶绾绾迅速回到马车内,大声喊道,“快进城,快点进城!”

“对,快进城,贼寇来了!”陶夫人也跟着焦急的大喊。

现在难民这么多,若是再不赶紧进城的话,等到难民全部围过来的时候,鹿城的大门就会彻底关上,到时候可就进不去了。

“怎么就这么倒霉?”陶夫人双手狠狠的捶了一下马车,脸色难看的低声咒骂。

前几天都没事,偏偏今天他们要走,贼寇和乱军就来了?

这也太巧了吧!

可事到如今,再抱怨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赶紧进城。

陶夫人打定主意,叮嘱车夫赶紧回头进城,索性他们现在离城门口不算远,一切都还来得及。

孟家的马车反应很快,此时已经开始掉头往回走。

陶绾绾掀开帘子看着外面所发生的一切。

此刻,马车外一片纷乱,陶绾绾他们的马车后面都是人,密密麻麻的难民,身上都穿的破破烂烂,有些甚至还断了半条胳膊,满脸惊恐的往前跑,一看就是刚和贼寇打过交道。

马车前面也都是人,刚才他们愣神之际,已经有不少难民跑到了他们前面。

人挤人,还好他们是马车,不然这会儿恐怕连站的位置都没有。

陶绾绾甚至亲眼看见有人跌倒在地上,后面的人紧跟着从她身上踩了上去。

只是片刻的功夫,跌倒的人就再也没爬起来过。

更甚的还有那些敌国训练有素的士兵,拿着长剑,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这些人来势汹汹,普通的百姓们根本没办法抵挡。

尤其是这些虚弱的难民,他们不知道是哪个村子里跑出来的,逃荒到了此处却又遇见了贼寇和乱军。

这就是乱世。

陶绾绾一次又一次的深深体会到无力感。

陶夫人拍拍她的手,苦涩又无力的说,“都是我不好,本来我想着带你们出来,找个安全的地方,没想到运气不好,居然这就撞上了。”

“您说的哪里话,马上就要城口了,咱们一定平安无事!”

陶绾绾这会儿也心神不定,只能低声安慰着陶夫人。

城门口,越来越多的难民往城中涌入。

眼瞧着熟成的士兵就要关门,陶夫人赶紧站起来大喊,“别关门!我们和孟家是一起的!”

士兵只当没听见,继续要关门。

身后马蹄声越来越近,陶绾绾蓦地发现城门口居然站着一个身穿战甲,气宇轩昂的男人,看样子高低也是个将领。

城门即将关闭,甚至有难民抓着他们的马车想要爬上来,被陶夫人用车里的杯子,垫子,反正手边有什么她就拿什么,一通乱砸。

“别关门!”

车夫用尽力气撕心裂肺的大吼。

陶绾绾掏出当初秦肃霄给她的令牌,将正面展示给那位将军看,大吼,“放我们进去!”

“别关门!让他们进去!”

果然,那位将军脸色大变,高高扬起手。

正在缓缓关闭的城门停住了。

车夫就在这时候抓住了机会,驾驶着马车一举冲了进去。

一声沉闷的响声在身后响起。

城门关了。

百姓们的哀嚎声在门外响起,无数难民狠狠砸着城门,嘴里咒骂着,哀求着。

“放俺们进来!救救俺!”

“爹娘,俺不想死啊!”

“这世道还没有天理了!”

陶夫人抚着胸口,缓和着惊魂未定的心脏,闻言顿了顿,长长的叹了口气,“这世道真是不让人活,还好咱们提前一步进来了。”

宁大妮咬着唇,忍不住坐直身子问,“那些难民,难道就不管了吗?”

“怎么管?”陶夫人拔高声音,“若是放他们进来,鹿城的所有人都要死。”

“守城军不管吗?”陶绾绾低声问,顺便从行李里拿出装好的水递给陶夫人,“那么多百姓呢。”

“没法管,哎,对了,你刚刚拿出来的那是什么东西?”到了安全的地方,陶夫人终于想起来问了。

她甚至都不敢去想,若是陶绾绾不在的话,他们今天就要身首异处了!

陶绾绾不知道怎么回答,随便找了个理由糊弄,“我之前救过一个人,他给了我这个东西,说以后有危险就拿出来,我一直没用过,今天也是着急了,没想到真的有用。”

废话,太子令牌,能没用吗?

陶绾绾忍不住腹诽。

“原来是这样?”陶夫人没细问,只是庆幸的拍着胸口,“还好有你,平时多结善缘果然是对的。”

陶绾绾笑了笑没说话。

她捏紧袖口中的令牌,心思早已飘到了远在天边的秦肃霄身上。

陈知府和葛老都说他率兵亲征了。

也不知道现在如何。

鹿城如此危险,前方战场只会有过之无不及。

陶绾绾的胸口闷的厉害,有一股气在胸腔中始终无法疏通,她抿唇道,“先走吧,有守城军在,暂时鹿城还是安全的。”

今天是安全的,可是明天呢?

谁也没有答案。

陶夫人心情低落,脸上也没什么表情,甚至恹恹的说,“只能另找机会了。”

她一天都不想待在这里了。

陶绾绾知道她心情不好,也没多说,握紧宁大妮的手闭目养神。

“刚才是谁拿令牌的?”

蓦地,马车被强制拦下,一道声响出现在陶绾绾耳边,她睁开眼,只见刚才在城门口的那位将军居然亲自过来了!

陶夫人皱眉刚想开口却被陶绾绾拦下,她说,“是我,您有事吗?”

将军打量了她一番,似乎在思考手持令牌的人怎么会是她?

半晌后,“你跟我过来,其他人先回去。”

“绾绾...”宁大妮和陶夫人同时抓住陶绾绾的手。

她摇摇头,用眼神安抚他们,道,“麻烦夫人将我娘和琛儿送回去,我去去就回来。”

第一百六十三章原来是陈将军

将领将陶绾绾带进帐内。

这是他们守城军支起来的大本营,因为要守城的缘故,他们不得不时时刻刻都待在这里。

陶绾绾抬脚踏入,还没来得及打量周围环境,先被一道熟悉的声音吸引了注意力。

“陶姑娘!”

这声音...

陶绾绾噌的抬头,她的正前方站着一位妇人,妇人怀里还抱着个襁褓,时不时的哄一哄,襁褓里的婴儿似乎睡得很熟。

“夫人...”陶绾绾脱口而出,错愕的看着陈夫人及她身边的月桃,“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她脑子里的弦好像突然接上了一样,陶绾绾难以置信的看向她身后的将领,“陈将军?”

“恩?这是怎么一回事?”陈将军露出一抹疑色,径直走向陈夫人熟练的接过她怀里的襁褓,神色越发温柔。

陈夫人轻笑,主动上前牵过陶绾绾的手,缓缓说道,“夫君,这位是陶姑娘,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陶姑娘。”

“原来是恩人!”陈将军眼眸大睁,赶紧将襁褓中的婴儿放进月桃手中,转身拉着陈夫人的手郑重躬身,“多谢陶姑娘救我妻儿性命,陶姑娘想做什么尽管说,在下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定要帮陶姑娘完成。”

陈夫人挽着他的胳膊盈盈一拜,“陶姑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夫妻两没齿难忘。”

“夫人太客气了。”陶绾绾连连摆手,扶起他们夫妻两这才道,“陈将军竟是鹿城的守城军?”

“正是。”陈将军笑着看了身边的夫人一眼,陈夫人很有默契的悠悠解释道,“我也是来了鹿城之后才知道夫君没死。”

“当初若是不真实一些,京城盯着我的那些老东西怎么会信?”

陶绾绾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原来竟是这样,还真是巧啊。

“敢问姑娘,你手中的令牌...”陈将军话题一转,倏然问起令牌,眼底闪过探究的光,但却没有恶意。

陶绾绾又搬出给陶夫人听的那个理由,陈将军知道的要比陶夫人多上许多,当即恍然道,“原来当初救殿下的人竟然是你!”

“啊?”陶绾绾故作听不懂。

陈将军见她这幅姿态,干脆也不说了,只是笑着摆摆手,“姑娘善举,将来必有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