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到底是啥情况?”
许二傻眼了。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这神婆根本就是个骗子,靠自己懂些东西,就到处坑蒙拐骗。那件被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捉妖事件,从头到尾就是个骗局。
那家的女儿根本没有被妖附身,甚至没有性情大变,只不过是那户人家的新夫人视前人留下的女儿为眼中钉,肉中刺。
这才联合神婆做下一个局,先放出传言说小姐性情大变被妖附体,再叫神婆来家中捉妖,其实那个小姐早就被继母提前下了疯癫的药。
捉“妖”后药效过了,小姐恢复正常。
就是这么一个局落在众人眼里,反倒成了捉妖的大师。
不免让人感慨。
至于许二爷这边就更简单了,神婆早就和身边人说了她捉妖真相,结果那人回去忘了,许二爷就真的以为神婆能捉妖。
闹出这么一桩笑话。
陶绾绾冷笑,“原来这才是贼喊捉贼。”
她转向知府大人,询问,“大人认为该如何?”
知府大人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挥挥手便有无数捕快出现,将神婆带了下去。
“至于你…”
知府眯了眯眼,似乎在思量着什么,并没有立刻给出答案。
众人的心瞬间悬到了嗓子眼儿。
陶绾绾却在此时沉声道,“知府大人,您是明官,更是百姓们的父母官。许二爷的所作所为,在很早就已经突破了底线。您不会不知道,当年那次义诊死了多少无辜的百姓?”
“您还记得吗?”
知府大人眸光一暗,脸上看不出喜怒,动作幅度很轻的点了点头。
“当年本官还没来此地。”
当时的许二是被前任知府处置的,不过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根本没对他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所以才让他一直嚣张到今天。
陶夫人明白了陶绾绾的意思,紧接着跟上,“大人,这么多年,但凡是有人敢在许家附近开医馆,最后的下场都只有一个。”
她顿了顿,抬眸,“家破人亡。”
“像开错药,治错人的事情在许二手里乃是家常便饭,他强迫周围百姓来他这里看病,买药,哪怕吃死了人也不怕。这么多年,城中百姓怨声载道,您可看见?”孟夫人看了他们两一眼,继续补刀。
就在此时,周围百姓早已泣不成声。
有个老太太当即就哭的稀里哗啦,佝偻着身子前行,泪水顺着她坑坑洼洼的脸滚落,打湿了衣襟,“我,我孙子当年就是吃他的药才死的。明明就是小伤寒,吃点药就能好,我家娃身体又好,吃一顿捂捂汗就好了,可是!”
老人家眼里怨恨,苍老的手指直指许二,“就是他,开了些药性凶的烈药,一幅下去,我家娃娃就再没醒过来。大人,小孩哪能喝如此烈的药,五脏六腑都受不住,可怜我的孙儿,才五岁啊,五岁!”
老人家哭的伤心,周围人听的也伤心。
又有一个年轻妇人哎呦哎呦哭起来,“阿婆,您别哭了,我家那口子也是叫这个黑心肝的给害死的!”
“我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