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不能白穿越一场!
正想着,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笑。
陶绾绾惊得回头去看,只见刚才一直没说话的秦肃霄抱胸而立,狭长的黑眸里探究的光一闪而过,更多是则是好奇。
“他们可没银子给你。”秦肃霄挑眉。
这意思不言而喻。
陶绾绾扭脸就走,懒得搭理他,只留下一句,“我做事有自己的原则。”
很快,甜妞就找到了野姜和艾草,甚至还带回了一包银针,村里有个赤脚大夫,逃难的时候也走了,不过他院子里剩下不少东西,这些东西对村里人来说都没啥用,所以一直留在他院子里。
有了东西就简单了。
陶绾绾将吴茱萸和五味子煮水后端给甜妞,叫她递给奶奶喝,同时,野姜和艾草用火烤干后碾磨成绒,捏成塔状,给奶奶的肚脐上做隔物灸。
其实就是将一片新鲜的野姜贴在肚脐上,再在野姜片上放捏成塔的艾绒,点燃,隔着姜片灸够五个艾绒塔,便算一轮治疗。
陶绾绾给老太太做了一轮治疗后,叮嘱甜妞给奶奶吃热食、喝热水,附近有木耳可以采些回来煮了吃,等明日她再过来给老太太继续治疗,过些日子便没事了。
甜妞认真记下,看着呼吸明显松快些许的奶奶,再次给陶绾绾磕了个头。
陶绾绾连续来了两天,奶奶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好,很快就能下地了。
与此同时,她会治病的消息也在村子里头传开了。
就连好心给他们屋子住的老婆婆都忍不住找上门来。
“你这女娃娃还会看病?”
陶绾绾点点头,轻笑,“我也不过会点皮毛。”
老婆婆摇摇头,浑浊的老眼带着崇敬,“不一样不一样,你这女娃是有本事的,我老婆子见过村里赤脚大夫看病,哪里像你这样神。”
村里的赤脚大夫只能看些小病小痛,头疼脑热还行,可像这种见都未曾见过的病,哪里会治?就算是得了,也只能在家等死,如今乱世之中,村里竟连个赤脚大夫都没了。
“唉,这田婆子也是命好,得了这厉害的病都能遇见贵人,不过她那个儿子……哎,不说了。”
老婆婆苦笑着摇摇头,佝偻着背离开了。
他们又何尝不是苦命人呢?
陶绾绾心里怪不是滋味儿的,可她的力量终究有限。
几天后,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的儒雅男人找上了秦肃霄。
他是邻村的教书先生,也是个孝子,拖着重病的老娘在村里苦熬,这次是听了陶绾绾的事儿特意找来的。
“公子,男女授受不亲,我不便去找那位陶姑娘,村里老人都说你们经常同行,必然亲密无间,我想请你帮我和陶姑娘说,可否去看看我娘,在下愿意付诊金。”
男人眼里的急切不似作伪,秦肃霄沉吟片刻,问道:“你应当是读书人,见过不少世面,就不怕她看不了吗?”
谁知,男人坚定地摇头,眼底闪烁着崇拜的光。
“在下以前求学的时候也曾见过厉害的大夫,绝对没有陶姑娘那般神,陶姑娘定然来历不凡!”
秦肃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