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多长时间(1 / 2)

对于这个凌凤雨来说,魏征鸣只字未提是他认识的好哥们,志趣相投,这次一起去赶大海。叶怀心冷眼看去,魏征鸣平日和刘风雨在一起,态度倒是很随便,根本没有考虑修为差别,待刘风雨如同待奴仆,不由得引人思考。

行船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叶怀心在打坐里悠悠的醒了过来,出了舱外,视线所及,还是无边的漆黑。

“小主顾有不知,”汤三作为向导,时刻注意行进的方向,留在甲板上。这一切赶海之事魏征鸣都没有这么明白,和叶怀心夸夸其谈都不行,汤三闲就是闲,见叶怀心仰面顾盼,又凑上前去献了殷勤,“这个无回海退潮以后,时间流转就和外面的世界不一样了,大家实际上已经行进了3天,在这3天的时间里并没有日出的现象,这个天象叫做永夜。赶海时天象千变万化,永夜永昼皆常发生,乃至时辰日出、时辰黑夜。”

叶怀心听后,不住地点了点头,凑近汤三点着的灵烛坐下来,一脸要听汤三长篇大论。

汤三见叶怀心有兴趣,干脆盘膝坐在叶怀心旁边,开始说话:“不一而足,永夜,幸运也遇到了宝珠灵光。”

“宝珠灵光吗?”叶怀心无意中从魏征鸣那里没有挖出究竟的情报,只是已起行赶了大海,就不再急于套话了,以免打草惊蛇。

这时坐下来和汤三搭讪,也只是暂时起意了事,随心而动,但想不到歪打正着的他,竟在汤三这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好吧!就在天堂!还有人说这就是仙宫珠光宝气了,真天上仙宫不是蓬莱那。”汤三满脸鄙夷,不知这鄙薄之态究竟是为了这仙宫珠光之说还是蓬莱仙宫。

叶怀心凑到汤三面前,发七宝眼闪烁。

汤三感觉自己好像看见了些许金色鎏光闪过,忍不住使劲儿地眨巴着眼睛,也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定睛仔细一看,竟是叶怀心髻上那枚金珠扣上了,不禁哑然。

再次面对叶怀心,汤三突然感觉不怪那个魏征鸣魂不守舍,这个小姑娘个头不大,脑袋里扣满了金和银的珠扣,小脸圆又圆,透着些许喜庆,真是惹人喜爱。

“是啊,其实这些人并不知道,这实际上就是宝珠灵光的表现!”汤三并未故意把声音放低,但他说话时十分坦**,见叶怀心看向船舱方向,他也毫不在意。

叶怀心突然感到他以前还看得很远,尽管经过多番探听,据他探听的情报。选择搭配着本该手拿宝珠线索的魏征鸣却无视魏征鸣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件大事中选择这其貌不扬容颜乃至略显猥琐的野生海娄子。

如此一想,叶怀心便稍稍偏过头来仔仔细细的,再打量汤三。边看着边也心念微动地叫着伏在他发间扮饰纽扣小宝蝠七宝。

差不多意识接触七宝的一刹那,小家伙反应朦胧,透着子儿亲密与喜悦,说明他已经存在了。虽宝蝠年幼,意识还小小的,但透着十足的暖意,灵契在叶怀心的紫府一闪一闪,让叶怀心觉得十分地安心。

叶怀心这一环视,之前话头还没来得及接好,似乎有点迟疑。

汤三看在眼中,也认为叶怀心顾忌船舱中魏征鸣的存在,终究还是有魏征鸣提师门祖上曾经得到宝珠,他如今再提起来,拾人牙慧。

不过话匣子自从打开之后,汤三这时候就很有叙述的欲望。于是朝着叶怀心摆了摆手,道:“小师妹不用担心,这无回海上,神识根本无从使用,声音、光线都会受到无形的阻隔,我在这说话,别说船舱里了,远一点小师妹都听不到。”

言罢朝着叶怀心一挑下巴,笑眯眯地说:“小师妹不信你不妨一试,不管到了什么地方,探出神识就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依靠。你和我两个人的谈话在几英尺外再也听不到了。咱们身前那灵烛般的光芒去舱门那也瞧不见了。这个无回海呀,大海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不管探出神识、发出声响、散出光,有去有回。”

汤三说到这些头都大了,姿态比以前随便帅气多了,称呼叶怀心不自觉地默默地成了一个比“小主顾”更亲密的“小师妹”。

神识受限叶怀心很早便尝试过,即便是凭着自己金丹修为,探知后也如石入泥沼,毫无声响。

如今听到汤三一席话后,叶怀心依然盘坐,但上半身倒在地上,以肘部撑住,离烛火一点点远,果然是茫茫的黑暗中,再也没有一丝亮光。

叶怀心又坐起来了,汤三对她的实验心下了然,微笑着说:“怎么样我不是骗师妹的吗?”

“真是奇迹,烛光是不可能的。宝珠光可是看见了吗?”叶怀心没有接,依旧一派天真烂漫的样子,就像是个得到新玩具的小孩似的。

在七宝神力的加持下,汤三如今看着叶怀心也如何好看,看着叶怀心调皮的模样没有厌倦,而是主动答道:“那光芒将永夜中显现于天空,飘来飘去,很轻,如片片缤纷晶莹的丝缕,悬挂于天幕。因此许多人推测这就是天上仙宫珠光宝气之所在。”

汤三仰起脸来,仿佛透过面前无尽的黑暗凝视着遥远的天空,仿佛陷入记忆中,不疾速地接着说:“他们都在猜,可我却说这只是宝珠珠光的问题,并没有猜。”

“噢?那汤师兄还发现宝珠了吗?”叶怀心用蛊惑之力轻响汤三耳畔。

其他不说,要是魏征鸣来这里,听他哄骗多日的叶怀心称汤三汤为兄弟,而管他什么还疏远客气的魏公子呢,只怕鼻青脸肿。

汤三倒像是没留意到叶怀心顺着他说的话称呼,仍是慢慢地道:“差一点,就差一点,我看见那宝光,跟着那宝光一路追着过去,我看到,我看到......”汤三一字一句得,像是在抵抗着什么一样。

叶怀心又开口怂恿似的接了起来,声音比较低沉柔和,“看了些什么?”

“老蚌晒成了月亮!我见到了晒月亮的老蚌。”汤三最后脱口说出,主要是已出口,其余话语似乎流畅了许多,汤三的语速加快,再也不逐字逐句纠结。

“无回海永夜何月?”叶怀心十分纳闷,但出口还是温柔柔柔的,没有惊动汤三。

“是的,月亮是不存在的,但那些宝光呢,环绕着一个明月.”汤三本人似乎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说话的速度又放慢了,自言自语道:“是不是自己看错了?不不不,看的出来,分明是看出来!”

“是啊,分明看见,月亮,是怎样的?”叶怀心循循善诱。

“月亮?又圆又亮,碗口那么大。碗口有多大?碗口的大小怎麽样?这是什么呢?”汤三的眼神愈发涣散,仿佛穿越了时光,又回到了从前,重新看清了那汪皎洁的月光。

说着,汤三本就有些松懈的双眼重归往日的炯炯有神,犹如大梦初醒,汤三摇晃着脑袋,仿佛有些纳闷他为何忽然向叶怀心倾诉修真生涯里最隐秘的事。

可扭过头去,面对满脸清纯的叶怀心时,汤三再次松了口气,似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叶怀心得到了他要的信息,又一次坚定必行追随这些人的抉择,及时开口笑着说:“老蚌长啥样啊?也不知是好还是坏!”

叶怀心这个男孩的话说完,汤三的心更加放松,随口回答道:“那有谁知,不知活到了什么时候,足有磨盘大小。”

就像害怕叶怀心不知磨盘为何物一样,双手环着前面的大圆圈,向叶怀心比划着:“这么大的马车看见了么?超过了车轮子。张了张嘴,估计能装下两、三个人也不会拥挤,气场十足,蚌壳内全是闪烁的珠光。”

叶怀心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喃喃地道:“灵气四溢呀,还以为能有味道呢,只是不知能不能老点。”

“老定是老成持重,别说修为如何,神识无法使用,亦无法感觉到等阶,但绝对是百年千年。”叶怀心题目很轻,汤三接话接得很随便,似乎真在议论吃食,并非天材地宝。

想了想,汤三又像是佐证一样,继续道:“吾言其百岁千岁,岂止因其体型庞大,终究一阶妖兽长到小山大小并非不存在。”

“那就倒好,”叶怀心比比划划道:“赤松松猪虽然能长到数丈高,但即使长得再大修为再差,也容易抓到烤熟。”

“这只老蚌却不同,这两个贝壳,合起来时拥有万钧之力,筑基修士眼前如蝼蚁一般,丝毫障碍之感没有,全身可夹为两段。”汤三说完,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心有余悸,“并且,一息之功也没有用,蚌壳打开,断在蚌壳内的一截人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没有任何东西。”

“啊,”叶怀心听了,也是一副吃惊的样子,慢悠悠接口道:“这么快的时间,把人身给消化了?竟然是吃人呀,而且是吃人不吐骨头、怪模怪样令人作呕,即使抓到,也怕被吃掉。”

汤三听到叶怀心吃喝拉撒三言两语,不禁哑然失笑,守住自己内心秘密为人所知的紧张心情也放松了许多。

又到了一年份的特殊潮汐了,今年甚至可能是比那次更大的潮汐。

汤三想起船舱中的魏征鸣,心里忍不住一阵激动。

这样的浪潮中,多了一位老万剑派这一位弟子,那个令他魂牵梦绕多年的宝珠,那个与他擦身而过的大机会,忽然间,似乎又近了一步。

万剑派、万剑派想必都有懂得如何去吸引、去追求那个老蚌的人。当年万剑派门徒为之,今魏征鸣也。

只恨当年他突然看到那个万剑派的徒弟被老蚌在片刻之间打死吞下,吓得慌得只顾落荒而逃,不敢上前深究那个徒弟到底怎么引来跟踪老蚌而白白空等这几年。

还好,今天好不容易等来魏征鸣才赶上这奇怪的潮汐。

这次,汤三暗暗起誓,这次我要得到那个宝珠,就得到那个宝珠吧,从此,还愁啥登仙之路。

叶怀心从汤三对他的叙述里,已基本上大体拼凑好了故事本来的面目,心下了然起来,从汤三那里应该不会再有消息,便假装懒洋洋地伸伸懒腰,回到船舱里。

这次,没等待时间太长,叶怀心便迎着猛烈叩门。

不料,这个魏征鸣出手如此之快!

叶怀心把装噬心蚕宝宝用的小簸箕接到灵兽环里,然后把七宝从发间召回,扛住大仙就从舱门出去。

举目纵有心理准备,叶怀心依然为眼前情景所震惊。

比那一卷游记里所记录的更眩目更奇幻,也比汤三笔下所描绘的更瑰丽更崴蕤。

有点类似于前世所见极光,色彩由浅入深无所不包,那绿红橙蓝紫的光揉合得让人感到虚幻中又透着朦胧,像轻纱薄缕、也像雾霭山岚、弯弯曲曲、高高挂起、曲曲弯弯的。

叶怀心惊叹之余才恍然大悟,汤三一径何以断定此光乃宝珠珠光而非任何神仙飘渺仙宫投影。

没有了,这种光就像有了生命,充满生机和无限变化。

一会儿像最华美的衣裙裙摆,一会儿像拉满的长弓,一会儿弯成一团,一会儿扯成一线。

一切光,都飘着,都向远方逶迤。

魏征鸣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小的罗盘,但罗盘中间并没有指针,只是镶嵌着一块小白石。等凑在一起,叶怀心发现原来这颗珍珠并不是石头,它只是一颗小珍珠,也可以说是珍珠的碎片,虽残缺不全,但仍有莹莹珠光在罗盘上照耀,又有丝丝光,似和天上宝珠珠光相呼应、相吸引。

刹那间,叶怀心心有所明,魏征鸣口老万剑派那曾在无回海寻宝珠的太上长老、还有汤三口那曾被老蚌夹着吞掉的徒弟、还有这踌躇满志魏征鸣。

这罗盘,连同罗盘上碎掉的珍珠,就像一条条线索,把那颗撒落的东西串起来。

一定是数百年前老万剑派的一男子无意中从无回海中获得一颗宝珠而凭之修行有成的缘故。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而为或机缘巧合,某人把那颗宝珠的残片炼成一个可以追着老蚌走的罗盘。老万剑派曾经有徒弟带着这个罗盘来赶大海寻宝,是野生的海娄子汤三弄来接引的,但不料宝物未中,倒易被那个老蚌诛杀吞吃。若干年后,同出一宗的魏征鸣再次获得了一块宝珠碎片炼制的寻宝罗盘,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恰好寻到了当年曾经遭遇过一次老蚌的汤三。而汤三、闻魏征鸣来去匆匆,亦心跳不已,一意、一心、一合。

叶怀心看着立在船头手拿罗盘指点航向的魏征鸣以及手中出现氤氲之气、指点迷津的罗盘时,心心一时擂鼓。

师父,叶怀心心中默默的说:请你继续坚持下去,别沉沦下去,我会把宝珠夺回来,拯救你的。

没有回海没有日月,永夜下,小巨灵藻炼纸船随波涛汹涌。

忽然,松软的纸船的一角凹进去皱褶一片,那个皱褶就象波浪,在船底一角层层泛起,向船舷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