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洛皇叔一脸不屑,从自己怀里摸出了一个脏兮兮的令牌。
“自己看吧。”
他把令牌扔了过去,周察检连忙接过,仔细地看了一眼,确定是洛皇叔的令牌,这才还了回去。
见令牌如见人,不管是不是,都得当成洛皇叔本人供奉着。周察检此时也没有其他怀疑了,连忙又对洛皇叔行大礼。
“行了,刚刚也不见你多敬重我这个王爷。”
洛皇叔懒得去跟他虚礼,挥挥手后,坐了下来。
周察检也知道自己被这个老王爷厌恶了,但他并不畏惧,只是有礼有节地坐在一边。
“你也知道我们来这里的目的了吧?”洛皇叔喝了一口茶,不急不忙看向了周察检。
周察检点了点头,他看了黄怀玉和黄书海一眼。
“这次事情还没立案,但是黄公子和张知生两个人必定要上公堂审问的。不管是谁,辱没了圣贤教育,都不是君子所为。”
黄书海这次事件,就是周察检发现他的卷子跟另一个秀才的卷子文理一致。
这个秀才叫张知生,本是一个穷秀才,穷得都没钱考乡试。可是去年他的一篇文章被张知府看到了,极力夸赞,也就渐渐被大家所熟悉。
周察检等几个有名气的文人也见过,越发觉得这个张知生是个好苗子,着重培养。这张知生很快就成了青州府里最被看好的秀才,就指望今年能一举考上举人,然后进京赴考。
谁知道,这乡试里,他就和黄书海的卷子文理一样。周察检等考官认为,这两人肯定是有其中一个作弊了,不然无法解释他们的文理如此相似。
这文理,便是一篇文章里的主要意思,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很难会一模一样。除了作弊,文理相似的例子是非常少的,即便有些相似,那也是小范围。
王蓉听了一会,总算是听明白了。这作弊的案子,就是发现两个考生的主题思想一样,所以被认为是作弊,虽然有些武断,但的确有点巧合。
这事情由周察检说完后,洛皇叔也沉默了一下。
“他们两个考试的位置,相离多远?”
潇逸突然开口问道。
黄书海闻言,立马答道:“他就在我旁边。”
周察检点了点头,他们也是发现这一点之后,更加确信两个人之间有问题。
潇逸不再说话,这里轮不到他发言,他现在的身份只是王蓉的丈夫,一个小小的农夫而已。
洛皇叔看了黄书海一眼,没再说话。
黄怀玉越来越觉得事情不太妙。
这张知生他也认得。当初张知府当着很多人的面赞誉过这位秀才,认为他很有才华,前程远大。许多县令和官员也都有所耳闻,说不定日后就是他们的同僚了。
因此,黄怀玉还让黄书海多向这个秀才学习。只是那个时候,黄书海根本就无心向学,所以两个人对比鲜明。
要是放在以前,遇到这事,他肯定第一个念头就是怀疑黄书海作弊。只是最近一段时间,黄书海确实是在认真学习圣贤之道,又有洛皇叔测试了一番,才将信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