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以往都是准备的什么?咱们按照以往的单子,再贴一些上去就是。”
苏芸也知道,过年走亲戚啥的,都是需要带年礼的,不过,她对这边的规矩,还是不大了解。
“以往的年礼,都是你奶她们准备的,娘也不知道送的啥,左不过就是一些吃的,关系好些的,送上一块猪肉,一斤糖,疏远一些的亲戚,一斤糖也差不多了,或者是一包点心,也就差不多了。”
陈氏沉吟了一下,这才说。
“好,那咱们也就这么做,咱家的点心带上一包,再买上百斤猪肉,而且面条也是可以用来做年礼的,这样的话,咱们还能省下不少的银钱。”
苏芸听到母亲这么说,心里也就有数了,“那外奶那边,咱们是要送些啥?今年跟往年不一样了,这年礼咱们也不能忘了外奶一家子。”
“他们……”
陈氏说起这个,眼神有些暗淡,“往年你奶都不让咱们送节礼过去,我就和你爹爹偷偷的攒些银子,买些个米面,粮油啥的过去,后来,你爹没了,娘也只能偷摸着当点首饰……”
苏芸听到这里,鼻子就是一阵发酸,伸手搂住了母亲的肩膀,“娘,如今咱们家日子好过了,以前,亏欠外奶家的,咱们以后慢慢的补回来。”
“嗯。”陈氏吸了吸鼻子,重重的点了点头,这些年,每每想到这些,就觉得心里堵得慌,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她这里演绎的淋漓尽致,娘家人一年到头见不着自己一分钱的孝敬不说,娘每次都还偷偷摸摸的塞银子给她。
两人说话的功夫,马车已经到了城里头,苏芸便和母亲下了马车。
因为要买的东西多,这次她倒是没有急着走,而是吩咐大家分头行事,她和母亲带着苏平,苏安,以及夏儿秋儿一组,她们要买的是用的东西。
而吃的那些,则是交给苏起和苏帆,并说了买好之后,让人送到点心坊,到时候从那里一并装车。
苏芸抱着扫年货的心思来的,苏安更是已经很久没有来县城逛逛了,拉着苏芸便钻进了人群,到各家铺子里去扫**,陈氏则是和大儿子苏平走在后面。
苏芸看到安哥儿,或者是自己喜欢的小东西,便会掏钱买下来,一年难得有这么一次,她可不想错过。
过年了,自然是要买新衣裳的,苏芸之前虽然也给家里人准备了两套,但是既然来了,就总想着不买两套衣裳都对不起自己。
所以,当她们路过成衣铺的时候,又哪里肯错过,当即便拉着母亲和哥哥,一起进去,给一家人每人都选了一套好一点的成衣。
想象着穿了新衣的苏平兄弟,整个人都变了样,越发的像大家少爷的模样,苏芸心里更加的满足了。
陈氏张了张嘴,本想说些什么,只是话还没出口,就被苏芸叫去前边让师傅量尺寸了。
这里倒是有部分成衣,但是每一种都只有一个样品,店家一般都是不会卖的,要买的话,都得现场量身定做。
苏芸来到点心坊的时候,苏起他们还没回来,却时不时的有人将他们要要的东西给送了过来。
铺子里如今是刘稳带着那小伙计在忙活,让苏芸意外的是,苏善竟然也在里面,看他熟练的打包收钱,吆喝,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事儿了。
铺子门口挤满了想要前来购买点心的顾客,刘稳此时正接待着一位,看起来很是年轻的少年,见到苏芸她们过来,只是招呼了两句,便又去忙活了。
苏芸看到这场景,倒是有些始料未及,忙叫了秋儿和夏儿前去帮忙,苏安也是个闲不住的,见铺子里生意这么忙,也主动前去帮忙,不过,这点心坊他是第一次过来,又不太会打包,只能是跟在后边听着数收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