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辛晓不欲多说,只是简短地回答。
镇长夫人仍不死心,“十六岁应该婚配了哈,婆家是做什么的呀?哎呀也不知道谁家的儿郎,配得上姑娘这样的妙人啊。”
辛晓被她说得连吃饭的胃口都没有了,又不能说自己还没成亲,搞得像是在期待她接下来要说的话似的。
老邓头喝了一口酒,把碗顿在桌子上,大了嗓门说:“谁家的好儿郎都配不上这丫头,别说咱们镇子里,就算是京城的王公贵族,也不配。”
镇长夫人听出他这话的意思,有些讪讪地说:“瞧你,我也没说什么呀,怎么搞得人家姑娘像你女儿似的。”
老邓头不吭声,只是把酒喝得滋滋作响。
辛晓闻言低笑,“老爷子倒也没说错,他一直疼爱我像疼爱女儿一样。之前京中有个王爷喜欢我,就因为老爷子没看上他,硬给搅黄了。”
镇长一家听得咂舌,连王爷都没看上,这个老邓头的胃口也太大了,这位大恩人姑娘竟然也听他的话!
老邓头放下酒杯,带笑看了辛晓一眼,辛晓对他吐了吐舌头,两人俱是心照不宣。
镇长夫人不再问东问西,连王爷都看不上的姑娘,更不可能看上她的小儿子了。
吃了饭,辛晓带着两个婢女在房间里歇了,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一众人又起来干活。
辛晓负责指挥调度,忙活了一会,众人的配合渐渐默契,效率也逐步提高。
她走到镇长身边,“我看大家干活都挺累的,到了中午还要各自回家做饭。不如这样,你把厨房借给我,我带几个妇人回去做饭,然后给大家送过来。”
“这怎么能行,村里人这么多,姑娘你怎么做得过来。”镇长一听就连忙摆手。
辛晓笑,“你放心吧,我从前可是个厨娘呢,只要有帮手,没有我做不出来的。”
镇长还要推辞,她已经叫了几个妇人,到镇上的店铺去采购了。
这次来,她打算顺便视察一下殷离开在这里的店铺,看看里面的货品能不能满足镇民生存的需要。
“姑娘,上月我们镇里新开了家铺子,卖米面粮油,蔬菜水果,种类可全了呢,东西也新鲜,我们都喜欢去那里买菜,姑娘要不要去看一下?”一个妇人问道。
这话正中辛晓的下怀,她矜持地点点头,“那我们就去看一下吧。”
几人来到镇子的中心位置,辛晓就看见一家名叫“食道”的杂货铺,想来就是妇人们口中新开的铺子了。
食道——殷离肯定没想到,千年以后,在西医发达的现代社会,食道是一种身体器官。
辛晓暗自腹诽,忍着笑走了进去,就见古朴的小木屋里,各类食品整齐摆放,有粮食的区域、蔬菜的区域、水果的区域,还有调料的区域。
她微微一笑,这铺子是殷离开的无疑了,因为这种引入了现代超市经营理念的铺子,除了得到她“指点”的殷离之外,别人是开不出来的。
“今天中午我们吃腊肉饭吧?”辛晓征求几个妇人的意见。
“好啊,我们庄稼人,吃什么都行,姑娘说了算。”几个妇人回答得很痛快。
辛晓就在“食道”里挑了腊肉,马蹄,土豆,胡萝卜等东西,最后还扛了一袋子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