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冷笑一声,直视辛元,“爹,女儿给你讲个故事吧。”
辛元不说话,却已经做好了听的准备。
辛晓开口道:“有一个乡下姑娘,十三岁之前是个傻子,傻到她根本记不得,自己有没有受过别人的欺负,挨过别人的凌辱。她恢复神智,是因为被人打了脑袋,因祸得福堪称奇迹。可是,清醒的人更痛苦,因为她不得不忍受着别人的刁难,还要肩负起一大家子人的生计。她没有时间自怜自伤,因为停下来就要饿死,不留心就会受害。”
她说到这里,辛元已经变了神色,她默默地看在眼里,继续声泪俱下地说道:“她只知道忙碌,成了习惯,成了病。即便养尊处优,她也不敢停下来,因为她害怕,怕有朝一日会失去一切,变回孤零零的一个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晓儿,爹不会让你变成孤零零的一个人,你为什么就不能相信爹呢?”辛元不忍听她继续说下去,开口打断了她。
辛晓不回话,自顾自说:“二姐被夫人赶出府的时候,你们可许她金银,让她安身立命?她一闺中女子,身无分文,不懂谋生,要如何一人存活?嫡女尚且如此,庶女又当如何?”
她这话一出,辛元顿时哑口无言。
亏心事是殷熙做的,但他也确实做到了不闻不问,任由辛玟自生自灭。
辛晓以头顿地,“爹,女儿只是想活下去而已。只是想,如若有一天,下场比二姐还不如,身上能有些银钱,聊以度日。这些事,女儿在入相府之前就已经做了,为了达到目的,还利用了蜀王。女儿没有别的办法,知道蜀王好色,只能与他周旋,借他的财力和身份,开起自己的生意。女儿正如夫人所说,就是个下贱货色,可这个世界上,谁不想活!”
她的口才委实了得,三言两语,不仅撇清了自己和殷离的关系,更是将违反家规的苦衷,说得引人同情。
即便辛元从不解人间疾苦,也不免动容。
辛晓知道,自己的初步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就该以牙还牙了。
她做出无比伤心的样子,“如果说,女儿有错,错就错在,女儿太过心软。当初,二姐流落街头,女儿不忍见她饿死,将她收留还给了她一摊生意。女儿不过觉得,她若能自食其力,就不必念着女儿的恩情,也免得姐妹间生分。”
她顿了顿,擦了把眼泪,又忍不住哭得梨花带雨,“想不到,女儿替嫁在前,救助在后,不但没换得二姐一句感谢,反而使她因妒生恨,落井下石,竟要置女儿于死地。爹若要信她的话,责罚女儿,女儿无话可说,只能怪自己看得太透,知道爹最终也护不得女儿。”
辛玟在辛元面前参辛晓的几本,均没有实锤,但辛晓替嫁在前,有目共睹,救助在后,更是无需多言,否则辛玟也真的活不到今天。
因此,辛元心中的天平,自然是倾向于辛晓的。
然而辛晓的计划还没有结束,又说道:“爹宠爱女儿,女儿感激不尽,恩情此生都无法报答。可正是因为爹的宠爱,让女儿成为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就连一向和睦的二姐,都与女儿反目成仇。爹的宠爱,于女儿来说,究竟是蜜糖,还是砒霜?”
辛元无言以对,但他绝不会放弃辛晓,因为辛晓实在是太聪明了,他更不能让她落到别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