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还是个有历史的地方,辛晓觉得挺新奇,又问:“大婶,我看别人家都种着鲜艳的花朵,唯有你家,只种栀子,看来你是真喜欢栀子呀。”
“是我闺女喜欢栀子。”大婶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望了望天。
辛晓发现,她的眼眶有点发红,但因为皮肤粗糙,所以并不明显。
“大婶的女儿,一定是位娴静美丽的姑娘。”辛晓温和地说。
“是啊。”大婶重新又低下头,拨弄着花草。
辛晓大略能够估计得出,这家的姑娘怕是遭遇了什么不幸,因此并不再问。
院外却突然响起一个洪亮的嗓音,“老婆子,中午吃什么?”
“玉米饼子,炒青菜。”大婶也大了嗓门喊过去,竟吓了辛晓的婢女一跳。
大婶不好意思地笑笑,“姑娘别怕,我这老头子耳朵不好使,我说话声音小了他听不见。”
话音刚落,洪亮的声音又起,“呦,家里来客啦。”
辛晓和婢女赶紧站起来,向老人家行礼。
老人家的目光,落在婢女的脸上,一时之间张了张嘴,没说话。
“两位姑娘,从什么地方过来的?”大婶见老头子失态,赶紧过来打圆场。
“我们是从京城来的。”婢女笑着回答道。
大婶竟也盯着她的脸,心不在焉地说:“哦,远道而来呀。”隔了半晌,她才缓过神来,“赶路饿了吧?不嫌弃的话,一起吃个饭?”
“不用了。”
“好!”辛晓扯了扯婢女的衣袖,抢着说。
“来,进来吧。”大婶一摆手,辛晓和婢女跟上,大叔跟在最后面。
房间里没什么摆设,透着股贫穷带来的整洁干净,大婶从厨房端饭菜出来,用的也是粗制的破碗。
婢女犹豫了一下,显然觉得,这户人家的饭菜,自己都看不入眼,身娇肉贵的三小姐,怎么可能吃得习惯,不免很是担心。
但扭头一看,辛晓已经端起碗,往嘴里拨了一大口。
婢女没办法,只得跟随主子,吃了起来。
缺少油水和滋味的青菜,有些难以下咽,米饭更是粗糙得像木头渣子。
大婶看出婢女的为难,有些不好意思,“姑娘,饭菜不合口味吧?我们乡下粗人没什么讲究,姑娘若是吃不惯,我再去炒个鸡蛋。”
“对,那老母鸡这几天下的蛋,你不是都留着吗,炒来给这两个姑娘吃。”大叔敞亮地说。
“不用了。”辛晓果断按住了大婶,“填肚而已,能吃上已经很不错了,大婶你不必客气。”说着,暗暗向婢女使了个眼色。
婢女知道主子在警告自己,一时间不敢吭声,低头乖乖吃饭了。
大婶呵呵一笑,和善地说:“这位姑娘倒是嘴壮,吃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