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过片刻的工夫,门口就走进一群穿着素服的官员。
他们到灵前行礼,辛晓就听婢女在身后提醒,“娘娘,还礼啊。”
辛晓慌慌张张地以头叩地,那模样,真是诚心的不得了。
如果不是为燕王守灵,她真的不知道,京城里有这么多达官贵人。
一个上午过去,她的额头青紫一片,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
燕王府在后院设宴,款待前来吊唁的宾客。
但对于辛晓来说,只能匆匆忙忙躲到后堂去吃一口。
还没吃饱,就听婢女前来禀报,“娘娘,尚书大人前来吊唁。”
有人来吊唁行礼,就必须有家属在灵前还礼。
燕王的父亲就是先皇,已经驾崩自不必提,他的母亲几年前也驾鹤西去。
他没有亲兄弟,唯有一个嫁给地方官员的姨妈,赶回来主持葬礼内务。
算来算去,就辛晓这个望门的寡妇,和这燕王是最亲近的人了。
所以,别人不在都没关系,唯有辛晓,不可以不去灵前还礼。
她放下刚吃了几口的饭菜,半饱不饱地回到灵前,又是一顿叩头行礼。
等打发走了尚书一伙人,又来了侍郎一伙人,简直没完没了。
这一晃,一下午就过去了。
饥肠辘辘的辛晓,总算被带回后堂。
因为葬礼期间不得食肉,四菜一汤里面,竟然连一点荤腥都没有。
即便是这样清淡的饭菜,她也吃得津津有味,争分夺秒地往嘴里划拉。
不出所料,饭还没吃完,婢女来报,又来了一个尚书大人。
六部尚书,现在才来了四个,应该还有两个在途中吧。
辛晓恋恋不舍地放下碗筷,跟着婢女到灵前还礼。
这一跪,就跪到了深夜。
不再有宾客到来,总算能够休息。
辛晓回到后堂,又累又饿。
古代的葬礼真是折磨人,贵族里寿终正寝的老人,停灵的时间为七七四十九天。
燕王英年早逝,不属于寿终正寝,因此头七过后,后面以六天为一七,总共也要停灵四十三天。
四十三天啊,辛晓想一想,都觉得十分难熬。
把四十三天的人生,浪费在为一个陌生人守灵上,这在现代,是一件不可以想象的事情。
“王妃娘娘请坚持住,只有在头七的时候,来往的宾客才多,后面就能休息了。”身后的婢女,许是看出辛晓精神涣散,出言提醒道。
辛晓正无聊,听她这么说,也就顺嘴一问:“为什么大家都赶在头七来?”
她的本意是,为什么不前三天都来完,以后就不要来了。
婢女一本正经地回答,“因为头七的时候,亡魂尚还没有踏上黄泉路,灵魂会在家中徘徊。因此,赶在头七来,可以让故去的人,再见上最后一面。”
她话音未落,辛晓已经觉得,一股子阴风从背后窜起,好像那未曾谋面的燕王,正在她头顶,遥遥望着她。
不会吧,自己这个望门寡守的,还要被个死鬼偷看?
有句话叫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她自然是不能懈怠的。
因此,免不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认真真地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