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在相府中的日子,就在厨房和绣房当中度过。
一转眼,已经初五了。
破五要吃饺子,听说相府的规矩,每年还要放炮仗。
辛晓何等乖觉,一大早就起来,包了一锅虾饺。
辛元过来的时候,虾饺刚刚出锅,晶莹剔透的面皮,鲜香四溢的馅料,引得辛元下意识咽了下口水。
“爹,今天破五,我知道府里一定会做水饺,那我就做一道蒸饺,献给爹。”辛晓说着,将小笼屉放在桌子上,还给辛元倒了一杯酒。
辛元十分开心,呵呵笑道:“还是我有口福,随便到女儿这里走走,就能吃到美食。”
“爹就算不来,我也会让人给爹送去。只不过这蒸饺啊,还是刚出锅热腾腾的好吃,稍微放冷一点,滋味就大打折扣了。如此说来,爹还真是有口福啊。”辛晓乖巧地说。
辛元一边高兴,一边夹了个蒸饺放在嘴里,啧啧发声,“乖女儿的厨艺真是了得,这饺子鲜得不得了。”
辛晓举杯,“爹,女儿敬您一杯。俗话说的好,饺子配酒,越吃越有,以后咱们相府,可得年年有余啊。”
辛元这笑容就一直挂在脸上,“阖府之中,唯有晓儿最懂事,爹就爱听乖女儿说话。”
辛晓嘿嘿一笑,又给他夹了个饺子,“爹,酒喝多了伤身,咱们父女俩的日子长着呢,今天还是多吃饺子吧。”说着,就把酒杯和酒盅收起来了。
辛元对她是言听计从,什么都没说,一口接一口,把一笼屉的饺子吃了个干净。
辛晓又让丫头拿了新的来,直到他吃得肚子圆滚滚,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了筷子。
饭毕,他让小厮拿了寝衣过来,念念不忘地说:“乖女儿之前说要在爹的袖口绣花样不是,爹这就把衣服给你带来了。说说看,你打算绣个什么呢?”
“春风拂柳怎么样?”辛晓说:“俗话说的好,一场春风一场暖,寝衣嘛,最重要的是保暖。俗话又说的好,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那么我就化作春风,给爹当个小棉袄如何?”
“好意头,这春风是暖,不过绣不出来,用春风拂柳就能表现出来了。乖女儿,你果然是又聪明又懂事的好孩子。”辛元不住嘴地夸赞道。
辛晓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我喜欢你,便看你一切都是好的,我不喜欢你,自然你做什么我都看不顺眼。
此刻她胡乱掰扯了两句,就把辛元逗得乐呵呵,也真是难为了这个老人家,单纯得像个孩子。
父女俩吃完饭,辛元就回自己的书房去了。
辛晓并不急着绣春风拂柳,索性踱步到厨房,打算再做点肉松出来。
置物架上放着些坛子,都是传运东西用的,其中有一个坛子是用来传消息的,这个秘密只有辛晓和殷离派来的送货员知道。
辛晓的习惯,每天都会看看这个坛子,确认一下是否有川川送来的消息。
今天也不例外,她打开坛子,果然见里面有几张纸。
掏出来一看,最上面的是一张三千两的银票。
辛晓很是兴奋,她平日里从不过问川晓阁的帐务,因为她相信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