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想出了一条生财之道,既然吴伯来家的土地越来越贫瘠,想必全村人都有这样的困扰,那么她何不制作一些肥料来出售,顺便挣点小钱呢。
吴伯来对她无比信任,当即答应,“好,我等你。”
两人又走了一段路,不用吴伯来说明,辛晓也知道他们看见的是什么了。
那是一种长在树上的野菜,其嫩芽部分可以吃,每年的四五月份,就是这种菜最肥美的时刻,北方叫做刺嫩芽的。
野生的刺嫩芽没有种植的那么大,但是却胜在天然脆嫩,辛晓伸手就要摘,十三岁的身高却有些掉链子,蹦了好几下也没摘到一根。
吴伯来笑笑,跳起来一捞,将一棵树枝压弯,送到辛晓面前。
“谢啦。”辛晓动作迅速地采摘起来。
忙活了半个时辰,辛晓摘了满满一篮子刺嫩芽,但看着尚有好几棵树有待开发,她有些后悔没带个竹篓过来。
吴伯来似乎看出她的想法,转身跑开,没过多一会,抱了一大捧柳枝回来。
“你稍等一下,我编个篓子给你。”说着,吴伯来下手如飞,一大捧柳枝在他的巧妙编织下,变成了一个又大又结实的筐。
两人又摘了满满一筐刺嫩芽,辛晓感到很满意,决定这就回家去。
吴伯来很自然地把筐和篮子都提在手里,没等辛晓发话,就带头往竹屋走去。
这次他很识相,在快要走到竹屋的时候,将篮子递在辛晓的手里,“你自己拿回去吧,我就不上门打扰了。”
辛晓知道,他是不想叫包子娘和王氏误会,从而给她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吴伯来这么客气,辛晓反而不好意思了,她将篮子递在吴伯来手里,说道:“这个送给你,我有那一大筐就足够了。”
吴伯来并未推辞,笑着接受了。不过几天的功夫,他已经摸清辛晓的性格,知道这个姑娘不愿意轻易受人恩惠,但凡有人帮了她,她是一定要答谢的。
跟吴伯来告别,辛晓拖着大筐,艰难地回到了家中。
“天呐,你怎么采了这么多野菜。”王氏看见辛晓,忙不迭地迎了出来,两人合力,将大筐挪进了院子。
“大舅娘,你劝服姥姥搬过来了吗?”辛晓停下歇口气,顺嘴问。
王氏苦笑一声,“还真没用我劝,你二舅娘已经迫不及待要我们搬出去了。你姥姥也知道留不住,只不过……”
“她埋怨我不该跟二舅娘说大话是吧?”辛晓都没用想,就知道吴老太肯定又习惯性迁怒了。
王氏默默地点点头,想了想又劝道:“娘没想明白,人家盯上了我们的屋子,不在于你说不说大话,她早晚要把我们赶出去的。其实我们该感谢你,要不是你预备了这个竹屋,我们全家岂不是都没地方住了。”
果然,吴家就王氏一个明白事理的。
辛晓微微一笑,“大舅娘,客套的话咱们也不要互相说了。反正我是觉得,离开了那个家,我们的日子会过得更舒心。”
王氏也笑,算是认可了辛晓说的话。
辛晓取了个竹筒,将之前炸的酱装了一筒,呼唤二妞过来,“给吴伯来哥哥家送过去,就说配着野菜吃最好不过了。”
二妞乐呵呵地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