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一碟。”吴伯来微笑着说。
“那好,我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辛晓说着,指了指远处的竹林,“如果你不忙的话,能不能用竹叶帮我编些拳头大的小篮子?我会记工钱给你。”
她三言两语,就把一场乡村罗曼史转化成了雇佣关系,就算吴伯来再笨,也能听出她故意拉开距离的意思。
吴伯来的脸色灰了灰,依然微笑着说:“我可以帮你,不过不要工钱。”
“那怎么行,我需要五十个小篮子,不能让你白干的,两个小篮子一文钱行吗?”辛晓用一副老板的语气问。
然而,她低估了吴伯来的耐心,只见他微微一笑,指着树桩上的年糕说:“我看我还是先帮你把这个做好吧。”
“成,事成之后,给你三十文钱。”辛晓爽快地说。
吴伯来轻叹一声,没说什么,甩起木槌就开始打年糕。
辛晓想了想,找了根绳子,将花环吊在竹屋的门上,又回身来帮吴伯来翻年糕。
吴伯来的体力比辛晓强了不知多少,一鼓作气,就将年糕打好了。
辛晓竖着大拇指,说了几句夸奖的话,吴伯来笑得十分含蓄,但眼中的喜气却**漾着。
王氏带着三个小豆丁打水回来了,她客气地邀请吴伯来歇口气,喝碗水,吴伯来便席地而坐,拿着碗慢悠悠地喝。
一边喝,他一边问辛晓,“这个小屋是你们的家?”
“暂时还不是,算我的工坊吧。”辛晓回答得简短,距离感十足。
吴伯来又问:“你要个工坊来做什么?”
辛晓指了指年糕,“喏,做那个。”
“做年糕?”吴伯来觉得很稀奇,想不到辛晓一个姑娘家,竟然以这种重体力劳动为业。
“当然不是了,我姐姐什么都会做,做饭也好吃,还经常拿点心到镇里去卖呢。”路过的三妞自豪地说。
辛晓真想堵了这孩子的嘴,虽说她对自己的厨艺很有信心,但也不到需要炫耀的地步,尤其是不想对吴伯来这样“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炫耀。
果然,吴伯来听了三妞的话,看待辛晓的眼神中,又多了些欣赏的意味。
不要啊!她可不想成为符合乡村审美的贤惠型媳妇候选人,更不想让吴伯来认为她出得厅堂、入得厨房。
“其实我很爱钱的。”辛晓突然扭过头,语气迅速地对吴伯来说:“只要有了钱,我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整天躺在**吃东西了。”
好吧,是时候向吴伯来展现一下她好吃懒做的一面了。
吴伯来听了她的话,果然呆了片刻,突然又笑了,“你的爱好倒是很独特。”
什么,他居然没有嫌弃她,还夸赞她很独特!
难道,他对她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来交个朋友的吗?
辛晓觉得,她看待问题的眼光需要好好纠正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