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选拔(2 / 2)

裴苗苗顺利录入,下去的时候欢天喜地地扑到了一个妇人怀里:“娘,我做到了,我做的东西可以给爹爹报仇了!”

母子俩越走越远,虞生欢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笑了笑。

天色已晚,来面试的人也渐渐少了,虞生欢正要收东西回去,最后一个赶来的人一瘸一拐,只拿着一张纸,虞生欢只看到背面透着墨水,上面似乎密密麻麻写满了什么东西。

书生模样的人给虞生欢端端正正地行了一个礼,然后起身:“殿下。”

虞生欢接过那张纸,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一个个写的歪歪扭扭的名字,充满稚气,她还没来得及问是怎么回事,就听这书生模样的人道:“草民是来自宣郡的书生,家里祖上做过小官,耕读传家,草民现在是个私塾先生。”

“邻里都将孩子送到草民这里来启蒙认字,草民分文不取,后来邻村的孩子也慕名而来,往往是早出晚归,天寒地冻,让人心疼,草民此次前来,带着孩子们的愿望,想请殿下,让这些孩子有书可读。”

虞生欢看着那张纸上歪曲但用力的字迹,想象着二十多个孩子提着笔努力写字的模样,心里有点说不出来的感觉。

宣郡处在元州的地界,挨着京都,是宣城王虞羲都的封地,也算是卫明国的核心地带了,宣郡的孩子尚且无书可读,更别提别的地方。

那自然是不行的,没有书读,就没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国家发展终归是缺乏动力。

她将纸叠好,打量着这个书生,明明很狼狈了,却努力保持着端庄体面,他不是腿脚有问题,只是脚磨破了,伤口看着触目惊心。

“邻里八乡,就你一个教书先生吗?”

“回殿下,富贵之家自有私塾,邻里也有耕读传家的读书人,但是因为家底单薄,不敢放手教书,怕填不饱肚子。”

虞生欢听了之后也没有立马言语,只是手一下又一下地敲着桌子,气氛有些沉重,半晌,她才道,只是换了个话题:“你难道不知道本王今天是在为神造所找能人巧匠吗?你不是来自荐,也不是来推荐他人的,难道不怕我怪罪你吗?”

她最后一句说得很冷漠,书生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我不怕!”书生喊道,然后声音弱了许多,“草民不怕……草民只怕圣贤道理无法传承,只怕孩子们一生无书可读。”

书生瑟瑟发抖,他今天本就是借着机会来上谏,早也对摄政王的凶残有所耳闻,今天就算自己死了,家里的事情也已经安排好了,他本来就是抱着死谏的决心来的。

“你别吓他了。”秦方域在一旁开口,语气里有着对虞生欢装神弄鬼的不屑,一瞬间打破了冷冰冰的气氛。

虞生欢转过头去回击:“你怎么知道我不准备来真的?”

“你身上没有杀气,”秦方域挑了挑眉,“我能感受出来。”

“镇南王要是再打扰本王办公,本王就只好让人把你请出去了。”虞生欢板着脸说,这时候南河已经接近了秦方域,随时要把秦方域请出去的样子。

“我这是看不惯你欺压百姓,”秦方域有理有据地反驳道,“传出去,你这神造所就办不成了。”

虞生欢不再理他,收起之前的语气对书生说:“本王也有意改造这一块,你来的很好,不过这件事怎么办,本王要好好想想,你先跟着……算了,你别跟着本王了,免得说本王残害忠良之士,你跟着镇南王,让他保护你,本王回去给你想办法。”

书生一愣:“跟着镇南王?”

虞生欢头也不回地把人扔给了秦方域:“对啊,本王会残害忠良,镇南王最爱打抱不平了,你跟着他,本王连你一根汗毛都不敢碰……秦寒声,你记得好好护着这个书生,他要是出了事,残害忠良的就是你了。”

虞生欢跑得很快,就剩书生和秦方域站在原地,相看无言。

事情办得很快,虞生欢督着中书省商量出了对策,第三天一早,书生就听到了热乎的旨意。

从今日起,凡是所有愿意当教书先生的,都可以到州学府去验明水平,录入朝廷的“教师部”,每名教师每年俸禄不等,由学生规模决定,书本由中央朝廷印刷,全国统一。

并且除了教书之外,凡是有一技之长可以传承的,都可以由各州学府认证,颁发教师资格证,士农工商在教学层面一视同仁。

书生看到旨意的时候,热泪盈眶,他等在摄政王府门口,正午才等到眼下乌青的摄政王从宫里回来。

“你还没走呢,正好,”虞生欢打着哈欠,道,“你先上太学去,就说本王的意思,先给你颁发教师资格证,回去之后你就有俸禄了。”

书生“扑通”一声跪下,结结实实给虞生欢磕了一个头:“谢殿下恩典!谢殿下恩典!”

虞生欢让人把他扶了起来,道:“你不用谢我,回去好好教孩子们就行了,记住,你们是为卫明国培养人才,圣贤道理可以不懂,但是你们教出来的孩子不能走歪路子。”

“是是!”

书生欢天喜地地走了。

侯锭高高兴兴地扶着虞生欢:“殿下,天下人有书可读,这可是大功德!”

虞生欢笑了笑,这可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大功德,普及义务教育,那才是让卫明国永久昌盛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