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1 / 2)

丑后 秦越27 1699 字 3个月前

周围的流民听到安生的呼喊,纷纷侧目看向了戴着帷帽的凌无双,又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直到一个头发花白、衣衫褴褛的老头口中喊着“拜见太子妃”,并向着凌无双颤颤巍巍地跪下来磕头,其余人也跟着效仿,一时间一个顺着一个就跪倒了一片。

“快免礼!都起来吧!”

凌无双上前亲手将那老头搀扶了起来,流民们见状都不敢相信,老头更是受宠若惊,直摇头避讳,生怕自己身上的脏污,弄脏了她的手。

“不打紧。”

一边安慰老人,凌无双一边将他搀扶到了路边的山石上坐下,又吩咐兰草给这位老人盛碗粥来。

因为是在香山寺门口施粥,所以粥里不方便加肉沫,便加的是鸡蛋还有红枣花生,经过侯府的庖厨老袁的手熬出来,飘香四溢。

老人眼中噙着泪水,含笑不过三两口便将粥喝了个见底,瞧着便是饿极了。

这样的场景,让凌无双想到了上一世她最后的那一段时光,也是在忍饥挨饿中度过的,一入冷宫,她的日子便一天比一天难捱,到了最后,甚至吃不饱穿不暖,若不是谨言悄悄翻墙出冷宫去偷去要食物和炭火回来,恐怕她早就饿死冻死了。

回忆如斯,凌无双命兰草又去端了一碗粥来,瞧着老人喝粥时,她问他道,“老伯可还有家人?”

老人沮丧地摇了摇头,“没了,早就没了,家里没钱治病,都病死了。”

这天底下还有多少同老人一样命运凄惨的人凌无双无法估量,但她既然见到了,便不会不管。

她思量了一下,又问他,“为何不去济慈院?”

敬王在晏京周围设了两个济慈院,只接收无家可归的乞儿及老人,不仅供他们吃住、医病,还请了人教孩童识字念书。

其实老人也不是不知道济慈院在哪儿,只是他不愿意去。

只听老人长叹一声,“济慈院里的孩子们,比老朽更需要粮食,老朽就不去糟蹋了,左右到了年纪,哪天要死了,往路边一躺便是。”

见老人如此想得开,凌无双愈发心中不忍,便提议,“不如老伯去帮我做看门人吧,我在平郊有一座旧庄子,需要人帮我看守着。”

凌无双瞧着这老人的年纪不比忠叔,至少还有十多个年头可活,自然也就有事可以给他做。

老人闻言眼神一亮,“老朽真的可以为太子妃做事吗?”

对于老人而言,能做事那便不是白吃白喝凭白给人家增添负担,心里也就少一些愧疚和不安。

凌无双郑重地点头道,“自然可以。”

说着,她又放眼看向这群流民,既然是要打着顺帝及白茹云的名号做善事,那便干脆一做到底,反正那破旧的庄子空着也是空着,安置了这些人,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好让他们自力更生,早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等江淮的那一波流民扩散开的时候,也可让各地的济慈院都将人收留起来,效仿她接下来让他们做的事,也方便韩松救治疫病。

粥棚里,安生、白嬷嬷、老袁、兰草在负责施粥,崔新和齐勇则是在维持秩序,不让人插队或者捣乱,整个流民的队伍整整齐齐地排成了三列,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韩素英见状也加入了进去,顶了白嬷嬷的位,毕竟自一早开始施粥都已站了大半日,便让她去歇一会,可才刚发了几碗粥出去,贤王也来了,他今日虽穿着一身粗布的衣裳,可还是挡不住他那英俊不凡的外貌及浑身散发出来的逼人贵气。

瞧见贤王时,韩素英双手一颤,差点就要握不住碗,好在她很快便镇定下来,只是低下头,没有去看他,而贤王从凌无双跟前经过时,点头同她轻声道了声谢,便走到了韩素英的身边,顶了老袁的位置,自如地干起了活。

凌无双远远望着粥棚里的俩人,都是低着头闷声不吭一言不发,却又像是已经互诉了千言万语,此番,也算是不负她的一份苦心。

见粥棚这边无恙后,凌无双便入了寺院,径直前往寮房找林氏,按着计划,林氏此时应该已召集了部分的官家太太一同讨论捐献江淮赈灾款一事。

林氏自来不善于交际,平日里连门都不出,将这件事交给她原本也让凌无双纠结过,可若是由她亲自出面,那必定会惹上强迫捐款的嫌疑,林氏体贴她,主动揽下了这活。

等到了寮房,凌无双才发现,情况比她预想的要好,屋子里已坐满了人,大家在里头七嘴八舌,林氏只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听着。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