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沂城,沈府。
眉婠探头探脑地在正厅外偷听,正厅内,云氏与孙夫人正在谈话。
云氏看着满屋子的礼品,脸上带着熟悉的微笑,道:“姐姐,妹妹就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家朝朝的事,你也知道。这孩子受了那么大的苦,她还小,我舍不得早早就给她说了婆家。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让她留在我身边吧。”
说着,竟隐隐有些哽咽。
孙夫人显然也是知道沈朝宁沈辰宁的事,听到云氏这样说,不免带上了几分同情:“这孩子是受苦了,还好命大啊。我知道你将朝朝视若珍宝,我们家你也知道,定会将朝朝视若己出的。朝朝也有十六了,女孩子总要嫁人的。”
“姐姐,我家朝朝被我宠着,都娇惯了。咱们大宣女子二十谈婚论嫁的也不少,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了,你就遂了妹妹的心愿,让妹妹多留她几年吧。”云氏拉着孙夫人的手,说得情真意切。
“唉。”孙夫人轻叹一口气,颇有些无奈,“我也知道你定然舍不得,在府中也多次相劝嘉儿,只是这个痴儿,上次宫宴见了朝朝一面,在家扭捏了几月,就是忘不了。这不,当娘的没法子,只能带着他上门来了。”
孙氏身后站着一位清秀的公子哥,见云氏目光看过来,有些局促地行了个礼。
“是个好孩子,生得清秀,礼数也周全。”云氏和蔼地看着他,半晌又叹口气,对孙氏道,“只可惜我家朝朝福薄,没有这个福气做孙家的儿媳妇。”
闻言,孙嘉失望的低下了头。
孙氏瞧着云氏没有半分松口的意思,想着此次是求娶不到沈朝宁了,好强的她不免有些下不来面子:“既然妹妹舍不得朝朝,那姐姐也不强求。只是我们今日空手而回,不免惹人笑话,唉。”
云氏正欲说话,只见她的贴身大丫头端了一盅乌鸡汤进了来,放到桌上道:“夫人,六姑娘从灵泉寺回来,说见一只乌鸡硕大肥美,便带回府熬了一盅汤,特意孝敬您,六姑娘在屋外等着您的回话呢。”
“这……”云氏似乎有些为难,对着孙氏赔笑道,“姐姐稍等。”
又转过头对丫头说:“告诉六姑娘,今日有贵客,让她先回摘星阁,等我这边忙完再过来。”
“是。”丫头闻言,转身便走。
孙氏看着那盅冒着热气的乌鸡汤,眼珠子转了转,急忙道:“等等……”
见云氏疑惑的眼神,她笑了笑,“妹妹,既然六姑娘都在外面等着了,你就叫进来吧,好歹也是孩子的一番心意呢。”
云氏有些意外的道:“既然姐姐都这么说了,那就把暮宁叫进来吧。”
“是。”
不一会儿,沈暮宁便进了来。她今日穿了一件水蓝色的琵琶襟上衣,下身是一条白色烟云蝴蝶裙,梳着流云髻,上面简单地插着几朵珠花。肤如凝脂,面若桃花,令孙氏眼前一亮。
“母亲。”沈暮宁行礼,声音软软糯糯,甚是撩人心弦。
“暮宁,你这乌鸡汤真是有心了,母亲闻着都觉得香甜。”云氏拉过她的手,塞了一只镯子给她,“你刚从灵泉寺回来,舟车劳顿,快去歇息吧。”
“母亲,暮宁并非为了赏赐才来。暮宁为母亲和各位兄长祈福是应该的,这手镯暮宁不能要。”沈暮宁急忙退开了几步。
“你这孩子。”云氏无奈,拉着她硬生生戴了上去,“都是大姑娘了,身上没有几样首饰怎么成?阁子里那些你平日也不戴着,母亲这个你可要日日戴着,再不可嫌麻烦了。”
闻着云氏这样说,沈暮宁这才勉强收下。
“我这还要和孙夫人说会儿话,你先回去休息休息。”
“那暮宁先告退。”朝着云氏与孙氏行了礼,沈暮宁这才离开了正厅。
沈暮宁刚走,孙氏便有些刻意地讨好道:“都说沈府千金个个都是貌美如花,大姑娘五姑娘我见过,那模样没的说。如今这六姑娘也这般明艳动人,看来传闻一点都不假,妹妹好福气。”
“姐姐过奖了。这几个孩子可都调皮着呢,哪有外面说的那般好。”云氏心中松口气,看来孙氏的确看上沈暮宁了,但面子上仍旧谦虚。
“姐姐嘴多问一句,六姑娘可有婚配?”孙氏笑的像一朵花,心中打着何种算盘明眼人一眼便知。
“这倒未曾。”云氏似是懊恼,“近年来府中大小事不断,倒是我疏忽了。”
孙氏闻言,更加高兴,忍不住将身子往云氏那儿凑了凑:“依姐姐看,六姑娘孝顺体贴,又知书达理,模样俊俏,与我家嘉儿倒是良配。”
“娘!”孙嘉闻言,急忙出声,“孩儿从未与六姑娘见过,何来的良配一说?”
“刚才不是见过了?”孙氏回头白了他一眼,“大人说话你别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