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晚晚从来不是一个拖泥带水的人,既然两人已经明确了没有关系,那索性就此打住,不要再纠结那些没用的,回到最开始,她就是来学习考古知识的。翻看手机日历,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需要加快速度了。
第二天闹钟6点钟准时响起来,夏晚晚换上运动衣,带上耳机,绕着考古基地开始晨跑,张昊天之前说的没错,考古除了专业知识的储备,也是一项耗费体力的工作,所以她的第一项计划就是以后每天早上跑步。
以前拍戏时间不规律,总没有时间规律锻炼,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那就好好抓住。跑了五公里,一身薄汗,夏晚晚简单冲了澡后,泡了一包黑麦代餐,边吃边幻想会不会这样锻炼一个月后,以前飘忽不定的马甲线可以考虑出现一下,要不真对不起自己的锻炼计划,毕竟她已经很多年没有早上6点起床了。
吃完饭,她今天准备找陈工学习,陈工在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工作中干了十多年,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田野发掘的工作多数是他打头站,所以夏晚晚想先从他这里学起。
昨晚连夜找姚姐,要了陈导准备开机的电影剧本,通读一遍后发现电影的主线,是以田野考古为背景的,所以第一步当然是观摩学习文物发掘和出土的过程。之前参与的多是一些辅助的边缘工作,金杖也仅仅是看了出土的场景,因为那时候刚来没多久,多是看了热闹。
到了考古大棚,夏晚晚简单的跟陈工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本来为了说服陈工,昨晚上她准备了好多说辞。没想到陈工仅仅是听到她的想法,就特别赞同,还说这是个好机会,时代不一样了,正好借她的身份,让大众也了解一下真正的考古工作,其实考古也没有想象中的神秘,更多的是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运用。
陈工扶着坑口的木栈道从侧边下坑,“这个东西的状态不是很好,要先加固才能把它提取出来。”
夏晚晚低头看着陈工所指的器物,目测了一下感觉至少有一米多宽,夏晚晚想象取出的过程,应该是拿个什么东西托底,然后用起吊机吊出来,但看到陈工用准备好的木条按照测量好的尺寸,固定在器物上面,用气钉枪把木条固定好,然后用布条将四周绑好,挂在祭祀上方的起吊机器上。
看着机器一点一点上升,所有人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围到坑边。夏晚晚也是刚才从陈工口中了解到,这件器物目前是国内尺寸最大的青铜面具,所以大家都很期待它的样子,夏晚晚有点等不及了,直接趴在木栈道上,只为第一时间看到青铜面具,“我看到鼻子了,这个面具太牛了,还是个高鼻梁。”
旁边传来一阵笑声,本来紧张的气氛,因为她的话多了一丝轻快。她看到对面站着的张昊天并没有跟着同事一起笑,而是面无表情的看着起吊机。这么近的距离,刚才她说的话,他肯定是听到了,还真是不枉被叫铁面阎王,脸是真的臭。
不过她怎么又开始关注他了,不行不行,这个习惯一定要改了,赶紧收回目光。
随着起吊的高度不断升高,大家都全神贯注的盯着,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终于起吊机稳稳的将已经固定好的青铜面具放在预先准备好的器物箱中,大家脸上才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文物的出土工作完成,接下来运到室内,进行更为细致的清理和修复。夏晚晚跟着车子一路到了文物修复室,刘娟姐是负责文物的初期清理和简单修复。
固定的装置缓缓的打开,面具上面还有一些泥土需要清理,只见刘娟姐拿着竹片一点一点的清理表面和缝隙中的泥土。
刘娟姐一边清理一边说,“其实文物修复和清理张昊天的技术更好一些,之前出土的铜鐏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整体提取出来后,在室内完成的清理,这样出土的好处是完整的保留了那个时期器物内的土质,便于后期的研究分析。你要想学好,去叫张昊天来给你演示,他讲的很细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