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居家办公,陈小鱼没有去公司。只要季晨有空,她就微信聊天,她需要更多的了解他。
开学前为沁园村的事,他回了一趟温州老家,和父母说了沁园村的发展,他父母非常赞同米总的想法,也愿意投身进来,并带动身边的朋友一同参与。
小鱼翻了季晨的朋友圈,翻到他高中时代。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父母虽然是成功人士,但对孩子的教育蛮有特点的。
不管他放学多晚,不管他父亲生意多忙,接待多重要的客户,都会去学校接季晨放学回家。
一个男孩子也要接送吗?
很快找到答案。他父亲不愿意错过和他一起回家的过程,父子俩肩并肩,亦父亦友,聊着天,散着步,父亲的司机开车跟在后面。
他父亲说一天最惬意的时光就是和儿子一同回家。
季晨也写了他的母亲,和父亲一同打理公司,但是,不参加任何应酬,准时回家给季晨准备晚饭,家里有保姆,但是母亲一定要亲自动手。
季晨在朋友圈写道:“吃的不是饭,是老妈的情深义重;老爸陪的不是路,是教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小鱼又想到沁园村的智能猪场,季晨父母拿出上百万,他们没来过沁园村,但是,他们相信儿子。
而季晨,没有让他们失望。
同样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季晨的精力都在学习上,智能开发上,他说他的理想是给智能赋予灵魂,而他和他的同学们,又何尝不是这个国家的灵魂。
这值得很多父母借鉴。
陈小鱼一条一条的翻着季晨大学四年的朋友圈,没有跑车,蹦迪,酒吧,甚至没有约会,都是智能方面的文案,世界智能发展动态,各国智能发展进展,我国智能前景预测。
老实说,小鱼对智能还是不太懂,但有一段文字她看懂了,季晨说:“有一天,每个小区的门口,都要放一台智能机,大家往上一站,就能诊断得了什么病,然后再对症下药,不用去医院排长队。呵呵,大家自己就能看病,也没有长队了。”
sp;不用去医院,太好了,医院人巨多。
研究到能手术就好了,机器人一定精,准,稳。
评论区有几百条留言,应该是他和同学们的互动。
陈小鱼逐条往下看,她被这群大学生深深吸引,再次和自己大学作对比,觉得自己那就是浪费时间,虚度年华。
她起身,想给自己倒杯水,才发现,天已经亮了,他的朋友圈她看了一夜,有青春,有活力,有知识,有看点,看完,心里觉得有一团火,有一股劲,这不就是每个视频要达到的效果吗?
米总一再要求他写出有思想,有意义的作品,是不是就是这样的?
她站在窗前,看着朝阳缓缓升起,似乎看见了季晨那张俊逸的面庞,他们才是大学生应该有的样子,这才是不虚度年华。
他突然想到,为什么要拍短剧,季晨的朋友圈就是最好的剧本,原汁原味,更贴近生活,感染大家。
她看看时间,早晨六点,也不管季晨起没起来,直接语音过去。“季晨,我能转发你的朋友圈吗?制作成视频,直接发到网上。”